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国客
美国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47,060
  • 关注人气:9,5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想回家的路

(2010-02-10 10:11:32)
标签:

美联航

火车票

飞机票

老家

硬座

北京

分类: 个人故事

    看新闻报道说,今天中国春运迎来第一个高潮,让我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在北京,每年此时,我都在为回福建老家过年而发愁,因为火车票一票难求,而飞机票又买不起。

    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到北京工作。一年到头再忙再累,每年春节总是我最期待的时候,因为老家是温暖的港湾,让远航一年的船只可以停泊,让游子疲惫的身心得到慰藉。然而,每次回福建老家和节后回北京,寻票的过程总是让人操心,直令我感叹:回家的路怎么就那么难走呢?

遥想回家的路
(不管有多艰辛,总是有那么多归心似箭的人,要踏上回家的路)

    每次回家前,总是求爷爷告奶奶。运气好的时候,单位可以帮忙订到一张回福州的卧铺票,于是提前半个多月,天天眼巴巴地等着单位负责订票的大叔带回好消息。有一年,一直盼到年二十七,也没等到票,最后通过七拐八弯的关系,找到铁道部,再转到北京站,临时上车补票,到家时已经是大年三十了。

    更惨的是回程。想直接买福州到北京的卧铺票,几乎没戏。有一年,一位在福州工作的大学同学,拍着胸脯说:今年的票包在我身上了。结果等我到了福州,他却“放鸽子”,到外地出差去了,害我在福州困了三天。于是我改变“策略’,经常第一站先到姐姐工作的杭州,因为福州到杭州的票和杭州到北京的票相对好买。还记得有一年为了买杭州回北京的票,我们凌晨5点到浣溪路的售票处排长队,最后票没买到,却丢失了100块钱,那时月薪只有500块的我好心疼呀。

    直到结婚之后,自己在北京安了家,父母也从福建老家搬到杭州居住,这种“讨票”生涯才宣告结束,但每年此刻,看着电视画面上车站的滚滚人流,惊心动魄之余,对于归心似箭的人们真正是感同身受。

    听说最近国内部分地方实行火车票购票实名制,我举双手赞成。十多年前,一位在民航局工作的官员跟我们聊天时就说,为什么飞机票没有倒票的?因为买飞机票要用身份证,登机前要核对身份,火车票怎么就不行?所谓火车票实名制不可行的种种说法,其实只是“铁老大”保护部门和个人利益的托词而已。

    记得我1989年8月第一次从福州坐火车去北京,46个小时,三天两夜,漫漫熊途。虽然是坐卧铺去的,但火车没有空调,大汗淋漓。到了北京站,下了火车,人好像踩在云团上,真不知道坐硬座的旅客是怎么熬过来的。还记得有一次坐硬座从杭州到福州,过道边很多人站着,紧紧挨着你,还有很多人在腾云驾雾,不停地吸烟。20多个小时下来,到站时腿不光伸不直了,整个人好像被剥了一层皮。

    更早的时候,上大学去厦门,中途挤上火车,车厢里的旅客前胸贴后背,有的坐在行李架上,有的睡在座位底下,而我们,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就这么站7、8个小时,过了永安才找到位子。

    今天回想起十几、二十年前的乘车经历,脑子里的记忆,除了恐怖,就是痛苦。但是,每年有多少民工,还在不断体验着这种恐怖和痛苦,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忍受。

    话说回来,这些年中国的铁路建设确实是突飞猛进,火车一再提速,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快最大的高速铁路运输网,这点连奥巴马都感到惭愧着急,在国情咨文里说“不能眼看着欧洲和中国拥有世界最快火车”的第二天,就宣布了80亿美元的高铁兴建计划。

遥想回家的路
(2008年8月1日搭乘第一班京津城际快铁)
    这些年眼看着杭州到北京的特快火车从26个小时,缩短到14个小时。2008年搭乘城际快铁,从北京到天津只要半个小时,而在美国,同样距离的华盛顿到费城,坐火车要两个小时。最近老父亲从杭州坐动车回福州,原来20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4个半小时!当年父母从福建搬到杭州居住,一个理由就是:让儿女回家的路不要走得那么艰难。现在,闽道似乎终于变成通途了。

    现在身居大洋这边,回家的路更遥远了,但好在越来越多的航线正在太平洋两岸架起金桥。从华盛顿坐美联航直航班机到北京只需要14个小时。可惜因为冬季客源不够,美联航临时改成经停东京,而到了夏天旺季,机票又贵得吓人,一张往返机票要1500美元左右。

    真的希望,有朝一日,中美之间的航线,也能像美欧之间那样方便、快捷、便宜,让海外游子回家的路走得更轻松一些。

    在此祝福所有正在回家或即将回家的人,一路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