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加工厂”地位动摇
(2009-05-24 23:45:00)
标签:
经济
劳动力成本
外包
知识产权
中国
财经
|
|
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美国生产商和零售商越来越担心来自中国的供货风险,主要是质量、知识产权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问题。更多公司正在考虑分散风险,转向其它国家采购或者留在本土生产。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MR5月21日发布的这项针对133家跨国公司的市场调查显示,在15个类别的风险评估中,中国产品和零部件的供应风险有12个名列第一。26%的公司认为,中国是其供应链的最大风险,比上季度调查提高了5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59%的公司认为,从中国采购或外包中国生产有知识产权风险,8%公司认为在印度有知识产权风险;55%的公司认为中国产品或中国生产有供应产品的质量风险,47%认为有内部产品的质量风险,对质量的担忧也比上季度调查提高了6个百分点;34%公司认为,在中国生产或由中国供货有不符合规则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公司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正在构成供应链风险。
这项调查面向波音、惠普、思科、三星、联邦快递等众多知名公司。调查发现,汽车、技术、制药公司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更高,比如卡特皮勒(Caterpillar)就非常关注假冒零部件的问题。
作为“世界加工厂”,近年来大多数跨国公司都从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采购产品,或者将某些生产流程外包到中国。4成公司表示,应对风险的办法是把敏感零部件和生产流程放在本国,而不转移到中国。AMR的报告作者诺哈·托哈米(Noha
Tohamy)说:“这可能最终限制中国作为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包生产地的作用。”
中国过去一直把以市场换技术作为吸引外资的策略,近年大力鼓励跨国公司驻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把高端生产流程转移到中国。但这项调查为中国的“全球供应商”的地位发出警告:必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质量。
不过,AMR首席战略家卡文·奥马拉(Kevin
O'Marah)说,公司所以觉得中国风险大,是因为它是如此重要。尽管越来越多美国公司转回本土生产或者外包邻国,但中国仍将是占主导优势的供应中心。
奥马拉预测,更多的公司将采取供应商多元化的策略,哪怕是因此付出成本提高的代价,而不是“把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
而对于在美国生产的风险,公司最担心的是消费者开支减少、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商品价格波动。
当天另外一个调查发现,跨国公司现在认为,印度和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许多公司正打算将生产线转移到这些国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