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业出路何在?
(2008-01-19 00:42:52)
面对负面形象和生存困境的挑战,美国中餐业者不得不思考:中餐业出路到底何在?此间专家指出,“中国热”升温必将带动“中餐热”复兴,但海外中餐业要长盛不衰,关键还靠自身质量和档次的提升。
与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目前中餐馆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说得好听是价廉物美,说得难听就是便宜货。目前美国高档中餐馆数量有限,低档外卖店星罗棋布,便宜自助餐门庭若市,更加深了中餐馆就是没钱人吃大盘便宜菜地方的印象。
全美华人餐馆联盟主席黄克锵对本报记者说,美国中餐馆从业者到厨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多满足于一厢情愿的制作方法和招待方式。他说,总是用杂碎炒面来迎合,用不正宗的“川菜”来迎合,用大盘低价来迎合,这对中餐厅、对华人、对中国文化长远来说是负面的推介。
华府“海珍楼”老板沈实说,美国人很现实,左公鸡、春卷、锅贴在美国流行,说明美国人爱吃中餐,所以已有美国人开中餐馆,开成了连锁店,开成了上市公司。中国人的问题在于,力量太分散,喜欢单打独斗。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据美国中餐协会统计,全美中餐馆已达5万多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加上餐具、供货、运输等相关行业,已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在华人聚居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休斯敦、华盛顿等大都市,从兰州拉面到北方火锅,从台湾小吃到香港早茶,从湖南剁椒鱼头到四川麻婆豆腐,从南京红烧狮子头到潮州燕翅鲜鲍,地道的中餐馆比比皆是。
堂吃中餐馆通常有两种菜单,一种给“老外”,一种给华人。一位曾经在北京常驻3年的英国记者,特喜欢川菜,改派华盛顿后,到处打听哪有地道的川菜馆。他说,进了中餐馆,他通常会告诉侍者,拿给中国人点的菜单来。这样的“老外”现在美国越来越多。一位中国外交官称,十几年前她第一次派驻美国时,外出吃饭天天吃咕唠肉,吃得都要吐了,现在大不一样喽,好吃的丰富多啦。
从当年尼克松访华,到美中建交,每当中国热兴起,必然掀动中餐热。随着中国国力强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扩大,海外华人地位提升,中餐似乎也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沈实认为,中餐面临着很大的机会,比如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内已经在做统一菜名的事情,这是很好的现象。中餐负面新闻引起轩然大波,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餐的发展壮大,更引人注目了。
黄克锵指出,确实有美好的憧憬,但华人需要自己做点功课。他建议,中餐馆应当把价格提高,成本与售价要有合理的比例,在装潢、服务、菜式方面全面加强,让美国人知道,到中餐馆是享受美味佳肴,而不是吃大盘便宜菜。中餐要摆脱价廉物多、粗制滥造的老套,要以精美取胜,并成为介绍中国文化的好渠道。
黄克锵说,如果2008年因为北京奥运带来“中餐热”,而业者还是走太多太滥的老路,那就无异于饮鸩止渴,也许会有一阵兴旺,最后还是归于沉寂。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