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戴有色眼镜抹黑中国制造

(2007-07-28 04:51:13)

    一段时期以来,美中之间的产品安全攻防战打得不亦乐乎。这边厢,中国的牙膏、猫粮、药浆、玩具、水产品、轮胎……问题产品被美国主流媒体频频曝光;那边厢,中国不甘示弱,主动出击,扣留数批不合格美国产品,并公诸于众。
    你来我往中,中国产品在美国似乎成了“不安全、低质量”的代名词,颇有四面楚歌之感。人们从中隐约感觉到,美国人对美中贸易不平衡的不满,正在通过层出不穷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发酵、升温。在贸易逆差和人民币问题上对中国指责不断的参议员舒默,这回把矛头转向中国问题产品,要求美国政府设立强力机构,严查中国产品质量。
    无庸讳言,中国国内市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实存在很大漏洞,假药、假酒、毒奶粉、毒大米、苏丹红、地沟油、注水肉……此起彼伏的食品和产品安全问题,加深着民众的不安全感。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无所作为以及背后潜在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
    平心而论,相对于国内市场,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监控要好得多。记者曾在国内采访外贸行业多年,也采访过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所见所闻曾令记者感叹,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把好东西送到国外去,而对自己人难道就不能做得更好?
    如果近期中国问题产品的连连曝光,能促使相关部门警醒,从国内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把坏事变成好事,对于中国百姓来说是一大福音。比如昨天中国公布新的口腔产品安全规则,相信就是“牙膏风波”促成的好事。
    话说回来,如果美国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以为渲染炒作少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就找到了减少美中贸易逆差的利器,那绝对是打错了算盘。在美国市场鼓动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不仅损害中国企业,也损害美资在华企业,还会令美国普通消费者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应当指出,有些在华投资设厂的外商,为了榨取最大利益,拼命压低供货成本,罔顾中国劳工和质量标准,这些外资企业在外国针对中国环保、劳工、质量、知识产权等问题的责难中难辞其咎。
    总体上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已经渗透到美国人日常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每年为美国消费者带来至少700亿美元的额外福利。美国作家邦吉奥尼(Sara Bongiorni)最近推出的新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讲述她一家人在尝试抵制中国产品一年里的“痛苦折磨”,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普通美国家庭与“中国制造”的密不可分。
    因此,保护美国消费者利益的光明正道是,健全美国质量安全监督机制,通过双边对话提出关切,帮助中国完善质量标准,在华美资企业率先垂范。而戴着有色眼镜,抹黑“中国制造”,将贸易商品安全质量问题扩大化、政治化,则无疑是误入歧途。
    刚刚过去的“独立日”,美国人燃放着中国制造的烟花,挥舞着中国制造的星条旗,欢庆这个自由、开放国度的231岁生日。令人诧异的是,美国个别州拟通过地方法规,规定“独立日”只能出售和悬挂美国制造的星条旗。但愿如此可笑可悲的事情只是个别现象,网民说的好:当一个国家这么做,不是它不够发达,没有自信心,就是发达过了头,开始走下坡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