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误区

标签:
饺子误区南北饺子皮皮虾馅儿饺子最仙儿 |
分类: 舌尖上的 |
饺子误区
文/摄:小卫
一周里,妞在家中午都是自己煮速冻饺子。附近有很多不错的快餐厅,让她出去吃,她不肯。她想叫外卖,我不肯。去年暑假她一个人在家叫外卖,着实吓了我一跳。此后晓之以理反复强调一个人在家不能叫外卖,她还是听。
冰箱里存的速冻饺子都被消灭了,还让我买。去超市采购什么都买了就是没买速冻饺子。那玩意偶尔应急吃吃还行,天天吃可不行。所以周日下午包了素馅饺子,一部分当晚饭,一部分冻起来留做妞未来几天的午饭。都是冻,对照各自的配料表,自己做的跟大工厂出来的还是不一样。我相信自己多一些。
最误区
包饺子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什么事,想包就包起来了。但在四川爷爷奶奶家以及妞的几个姑、爸家,包个饺子显然就是摊上了大事。碰上大聚餐他们有时会提前一天把肉绞好,把韭菜切好并调在肉馅儿里。肉让商贩帮忙绞好还可以理解,因为必竟自家绞或剁肉馅都是个麻烦事,但去年春节我们回川在成都妞儿的二爸家,他们竟然给我提出来一兜在外面调制好的猪肉韭菜馅儿。这样调制出来的馅基本跟“鲜香”不沾边儿。四川人对待饺子的态度比对回锅肉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当然评价据依数据偏少仅限于这几家亲戚,难免以偏概全。
态度某种程度就是理念。理念不行,技术更提不起来。有一次,在四川,在包完一次饺子后,我家爸爸感觉很神奇地问我,怎么那么巧,馅儿和面最后都是正好用完呢?对于这种问题,一次饺子没包过只知道吃的人永远也理解不了。首先,在活面配馅时就要有个大体的估算;其次,包的过程要保持动态调整,以求达到最终的平衡,感觉馅多面少了,就要包大馅儿,感觉馅少面多了,就要包小馅。当然饺子讲究皮薄大馅儿,所以实际操作中就没必要非得达到最后平衡,馅剩下了或者面剩下了都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我记得我村儿里家春节包饺子讲究面最后要剩一块,可能跟“吉祥有余”之类的祝福有关系。
能包大馅,面有讲究。太硬粘合不上,太软包成的饺子一放下就是一滩泥,下锅前拿都拿不起。最好的状态是劲道的软,既好粘合又不会滩软成泥,而且延展性也好。但四川人(专指四川亲戚)对于劲道的理解更偏向于硬。他们活出的饺子面对我来讲都硬。这是个误区。
对于饺子面,我奶奶在世时常说的一个窍门是“软面饽饽硬面汤”,饽饽即指饺子,我们那旮老人有时管水饺也叫煮饽饽。
最仙儿
http://s14/mw690/49ab2a3ate06c2fa677ed&690
先用懒人面包机活的面,过软了。
http://s7/mw690/49ab2a3ate06c308067e6&690
后来就加揉面粉,感觉合适一边醒着。
http://s1/mw690/49ab2a3ate06c31fd0c80&690
就用家里现成的料,其实稍加些韭菜会更香,没去买,多加了点葱。
http://s1/mw690/49ab2a3ate06c33b15290&690
没有韭菜,就没加干虾仁,只放了些虾皮。感觉韭菜配虾仁更好些。颜色还好看吧,黑的是木耳,绿的是圆白菜。
http://s5/mw690/49ab2a3at7cd79e4f1594&690
先包的一批放冰箱冻起来给妞当余下几天的午餐。
http://s12/mw690/49ab2a3ate06c3ecb580b&690
妞自己包的不能煮,添了几个蒸了。
http://s9/mw690/49ab2a3at7cd79ff81608&690
剩下的煮了。
http://s9/mw690/49ab2a3ate06c411a93b8&690
妞吃蒸的,我和爸爸吃煮的。
http://s9/mw690/49ab2a3ate06c3d6bd178&690
临睡前把冰箱里冰好的打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