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后楼市态势及对策
(2008-10-10 16:55:51)
标签:
杂谈 |
“十一”黄金周后楼市态势及对策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业内充满期待的“十一”黄金周已经硝烟散尽。
销售成绩是很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次黄金周,有四个特点:
1、促销力度非常大。9月份最后一周,广州各大媒体到处充斥着房地产广告,令人仿佛回到2001--2002年广州楼市营销的“黄金年代”。降价打折风越刮越盛。如果说,广州楼价进一步下跌,“十一”绝对是个新起点。
2、“滞销”蔓延到全国。今年上半年,楼市“重灾区”是广州、深圳、珠三角地区,其它地方似乎危机不重。“十一”开始,北京楼市“量价齐跌”,上海楼市不复稳定,连二、三、四线城市都齐齐出现“集体观望”气氛。有些城市,住房商品化的时间较短,根本没有经历过一年像样的房地产周期。2008年,发展商们终于感觉到一丝衰退的气氛,沉不住气的,纷纷当了“范跑跑”。行动慢、决策慢的,现在正苦苦煎熬。
3、价格成为唯一“利器”。广州房地产卖了30年的“尊贵”,到今天,彻底让位于“实惠”。国庆黄金周,我参与了恒大地产全国18个盘的全国直播节目。恒大这一回业绩很不错,回收48亿,主要原因是“拼价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刚性需求很大”、“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碧桂园卖得也不错,主要原因,也是价格。
业内人士都在探讨:超过80%的人看跌楼市,发展商每降一次,都能吸引一部分人“抄底”入市。但“跌跌不休”何时了?我的观点是,跌到2006年的水平,也就是一手楼均价在6300—6800元/平方米左右,广州楼价会有较大的支撑力度。按目前广州楼市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6300—6800元/平方米的楼价,应该会有蓬勃旺盛的需求。
4、一手楼销售低迷连累二手市场低迷。广州楼市2008年兴起的一、二手联动,效果一般,却严重打击了楼市信心。连“新货”都无人接,“旧货”更缺乏问津。广州楼市销售半壁江山在二手。二手市场卖不好,反过来也影响一手销售。楼市的“恶性循环”正在形成。
“黄金周”之后,“金九银十”已成泡影。
全球金融危机加重,国内实体经济出现问题。2009年的前景更难预测,至少“看空”楼市的投资者占了绝大多数。
作为房地产行业人士,目前至少应做好四件事:
1、认清形势,准确判断。任何的犹豫不决,都将贻误战机。今年10--12月,将是考验各位老板决策能力的时候。是战是降,是进是退,早决策比晚决策好。
2、调整心态,准备打持久战。现在的楼市进入衰退期,已是不争的事实。绝不会在1—2年内就复苏,大家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没有3—4年是翻不了身的。
3、缩小规模,压缩开支。节衣缩食过寒冬。在这个冬天,存活下来的公司是少数,大部分是看不到春天的。必须要看到这一点。
4、抵抗诱惑,现金为王。从2009年开始,“便宜”的地会很多,“便宜”的项目会很多。这时候,现金为王,谁抵抗不了诱惑,谁就会吃亏。
当然,在楼市萧瑟的寒风中,也不乏机会,也不乏亮点。但输多赢少的投资,大家一定要慎重。
政府的一举一动,目前值得关注。
一看市场,二看政府,三盯消费群体,多看少动,积蓄力量,准备过冬。
更多资讯请参阅同创卓越公司网站:(www.gztczy.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