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卖少1000元需要勇气
—— 2006年12月2日在济南山东世通公司的演讲(节选)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新政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发展到了关键期。
很多人可能会后悔。后悔前几年土地储备少了,后悔公司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主业,企业发展速度慢了。
我的意见是:中国大陆的房地产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期。房地产业还有更灿烂辉煌的前景。不要以为房地产现在已经成熟了,价格已经到顶了,以后赚钱的机会少了。事实上,中国大陆的房地产最多只是象一个18岁的年轻人,离成熟还远得很。现在楼价卖10000元/平方米就算贵吗?看看香港的楼价是我们的多少倍!只要宏观经济还在良性发展,房地产就还有得搞。明天应该更美好。
这样看来,搞房地产永远不会晚。关键在于怎样搞。
新政下,游戏规则不同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有一个彻底的转变。
在业内,大家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评判标准。如何评判一家企业,或如何评判一个项目的成败?如果在相同地段,相近容积率的楼盘,如果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多1000元,大家一定会认为企业很成功;相反,如果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少1000元,大家一定会认为企业很失败。
事实上,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少1000元的项目,不一定是失败的项目。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少1000元的企业,不一定是失败的企业。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这样的企业案例并不罕见。
[案例]企业甲,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前3名。(略)
[案例]企业乙,10年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前3名。(略)
看完这些案例,我们看到了这么有趣的一个现象:追求目标为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少1000元的企业,反而是过去10年发展最快的企业。 追求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多1000元的企业,反而是发展较慢的企业。
或许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每平方米比别人卖少1000元,也确实有道理。这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资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选择的战略。
大家请看杜邦公式。(略)企业的盈利水平确实跟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有关。
看来,每平方米卖少1000元需要勇气,更需要商业智慧。
问答记录:
问:如果把100米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缩短,是否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答:肯定增加。在工程管理中,工期、质量、成本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期缩短,必然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工程成本只是一个局部成本,只是一个小成本。对企业来说,成本是一个大概念。如果付出多一些工程成本,但能保证开发周期的缩短,怎么算,都是划得来的。
问:小高层住宅同质化情况很突出,在设计上是否很难突破?
答:确实很难。这跟我们的建筑文化缺乏有关系。要想在设计上突破,首先要选好建筑师。
问: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媒体?
答:想寻找有效而成本低的新媒体,是不容易的。要节约成本,以后必须做好营销策划。案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