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天我们含泪告别罗京,今天我们珍惜生命规划未来!

(2009-06-08 07:41:03)
标签:

健康

保健

易感基因

基因检测

罗京

杂谈

华纳天一

分类: 基因
  罗京走了,演员李钰走了,大企业家王均瑶走了,梅艳芳这样的巨星也年走了,
“多年轻啊!他们都才才三十多到四十多岁啊……” 
“太可惜了,多好的一个一个的人啊!”  
   从习惯意义上讲,他们都是事业有成,孩子也大了,马上就到了该真正享受生活得年纪了,而他们却离开了,留给人们的是对他无限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其实,

   任何重大疾病一旦发生就会非常麻烦,而只要预防得当,很多疾病完全可以永远不发生,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躲过疾病。人类所有的疾病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基因病,都可以从基因中找出病因,通过基因检测能准确反映出人群未来15—20年的健康和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们具体的每个人来说其临床意义更为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健康那肯定是悲哀的,罗京、演员李钰等人都是在“无知”的状况下离开人世的。 

   假如罗京、演员李钰、王均瑶这样的大企业家、梅艳芳这样的巨星都能早几年知道自己患有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他们就不可能那样早的离开人世,也许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外部客观条件的改变来延缓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所以说:基因检测是21世纪预防医学最伟大的发明。它使人们真正地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尤其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基本疾病的基因检测其意义更重大,如果提前知道他们身上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居住条件、膳食组成、生活习惯等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人体内部的调节等方法绘制“健康蓝图”从而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延缓或阻止疾病的发生。 

基因检测是未来医院疾病诊断的核心
一、未来医院:基因检测-基因治疗-基因康复是未来医院的主轴。不远的将来,医院就需要投资一个基因实验室、一个基因治疗室就可以完成医疗服务。
二、未来的医生:必须拥有两个学位,医疗学、遗传学,必须开出两个处方:一个传统的医疗处方;一个是基因测序基础上的健康预防处方。
三、基因检测的医疗价值:

(1)基因诊断,最直接的是对遗传疾病的诊断。
    人类目前已经发现的单基因遗传疾病有6000多种,抽取羊水细胞,甚至从母体血中都可获得胎儿细胞。检查这些细胞的该基因是否有缺陷,就能确定胎儿是否从亲体获得遗传性疾病,如是,则可立即终止妊娠。当前更先进的方法是进行体外受精,然后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基因检查,选取正常的早期胚胎植入母体妊娠。通过对病原体DNA的检查,可以使传染病的检出率、检出速度大大提高。例如对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以前要靠痰、粪便或血液培养,耗时两周以上,现在用基因诊断的方法,不仅敏感性大大提高,而且在1小时内就能得出结果。基因检查对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也有帮助。例如美国前总统杰佛逊曾因出现血尿,在膀胱内发现新生物,但经组织活检,诊断为良性息肉,遂做姑息治疗而愈。但是几年后发现膀胱癌,终因治疗无效而死。那时拿出当年的标本进行癌基因检查,发现当年的膀胱息肉组织中一种抑癌基因有突变。如在当年就能进行基因检查,就可避免以后膀胱癌的发生。目前基因诊断已扩大到疾病易感性基因的检查。有些基因改变本身并不致病,但这些基因改变的个体易受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得某种疾病,例如现在发现染色体上的BCR1基因发生突变的女性易患乳腺癌,据此可筛选出乳腺癌易感人群,加强预防。现在已发现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易感基因。我相信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会探索到各种致病基因,从而为人类造福!
(2)有病早预防----健康生活就来到
通过我们被检者身体细胞中的DNA进行基因芯片检测,数亿元的专业设备及生物学专家专为被检者检测身体所含的与肿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从而使被检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及早预防肿瘤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享受健康人生。
(3)保健----“量身定制”,有针对性地调补
通过基因检测的结果,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弥补易感基因缺陷的产品,从而使其身体能够获得一个最佳体质,能够对环境有一个更好的适应。
(4)健康----从定期咨询服务开始
通过为其建立基因健康信息卡,定期组织权威专家对其进行咨询服务,专家会引导到知名权威医院进行治疗,享受公优质的针对性治疗待遇。
    最后,我还是要告诫大家:要积极乐观的生活,但不能不知疲倦;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但要爱惜自己。别较劲,好好地享受生活得每一天吧!昨天我们含泪告别罗京,今天我们珍惜生命规划未来!
 
关注生命预测健康:
 
 
肿瘤分子分型检测昨天我们含泪告别罗京,今天我们珍惜生命规划未来!(2009-05-13 05:56: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