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十年,斩不断臭涌“黑龙”(推荐)

标签:
环保污水处理系统亮剑中心城区健康 |
分类: 环境 |
|
||||
十年共整治河涌69条 据水务部门介绍,广州市中心城区有河涌231条,总长913公里。自1997年至2007年,全市共整治河涌69条(段)、河道总长121公里,总投资约17.4个亿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市中心城区已建成污水处理系统4个(大坦沙、猎德、西朗、沥滘污水处理厂)、试运行4个、在建1个,建成污水提升泵站36座,铺设污水干管763公里,污水处理能力为159万吨/日。 目前,河涌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堤岸整治近200公里,建成56条河涌的绿化景观带。花地河、黄埔涌、大沙河等重点建设的7条河涌,已逐步显示出滨水的景观优势。 河涌水质无根本改善 市水务部门坦承,广州市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已10年,但市区河涌的水质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首先是污水治理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目前,中心城区建成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202.5万吨/日,而实际污水处理能力只有159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计处理能力还没有达到城市污水处理率85%的要求。 其次是河涌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相当突出,中心城区有65条河涌还没有截污,水质基本为劣Ⅴ类水,水体发黑发臭,每天约有124万吨生活污水经上述65条河涌直排珠江。 第三,在污水治理具体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阻碍了整治进度,影响了整治效果,使一些河涌的黑臭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征地拆迁,使工程推进十分艰难。 最后,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处理能力与管网收集能力不匹配,老城区的大部分雨污合流,新建的分流制区域又存在混接、错接现象,部分区域管网覆盖还留有空白,河涌上下游、左右岸没有系统截污,一些主要河涌综合整治效果不明显。 一年半再投数百亿元 为了确保在2010年6月底前广州水环境质量有根本好转,有关部门透露今后广州将会再次投入数百亿元资金用于全市水环境治理。 在治理思路上,将治污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快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管网及污水泵站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能力。加快引水补水工程建设,用珠江的“大水”解决市区河涌的“小水”,提升河涌的自净能力;全力推进河涌综合整治,重点通过截污、水体治理、堤岸建设、景观创建、河道清淤等措施,贯彻生态理念,全面提高水体的自我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能力。到2010年6月30日前,综合整治河涌116条,河道总长370.63公里,重点完成中心城区四大片区主要河涌的综合整治工作。其中,中心城区整治68条,萝岗、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及增城共整治4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