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有时“不乖”并不是坏事! (2008-09-01 10:37:38)
标签:育儿 教育 坏事 玩具 父母和孩子 分类:心理
妈妈,您的孩子的任性常常引起家长的担忧。但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的任性。孩子“乖”、“听话”,虽然“讨喜”但未必都是好事,而孩子任性、执拗,虽然教育起来麻烦但也并非都是坏事。社会生活经验证明,那些小时候犟头犟脑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有主见、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因此,父母对待任性的孩子不要过于急躁。
任性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孩子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孩子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和要求。
别理我,我烦着哩!
要怎样对待任性的孩子?大多数任性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有一定程度的韧性。父母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诱导,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例如,有的孩子喜欢拆卸玩具或家中的一些用具,尽管父母批评他,甚至动手打他,也制止不住他拆东西的欲望。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拆东西,这是因为他的头脑中有个“为什么”的疑问和强烈探究的欲望。比如这个小汽车是怎样装成的?里面还有些什么东西?等等。这时,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拆装玩具,并边拆边装边讲玩具构造的简单原理,进行一定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时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拆装的玩具,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避免其干出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破坏性行力。
父母还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多关心他。自尊心和人的尊严是孩子心灵最敏感的角落,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尽力保护它,不要当着许多人的面批评他,讽刺挖苦他。当孩子感到父母是尊重和信任他时,他任性的缺点会慢慢改掉的。
另外,教育任性的孩子时要循循善诱,不能急于求成。告诉他,有什么事要和爸爸妈妈讲,大哭大闹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影响健康,要听大人的劝说。在孩子任性耍脾气时,不要跟他硬顶,往往这时越是和他硬顶,孩子会越任性,可采取不理睬或“冷处理”的方法。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