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功能口水

(2008-02-22 14:04:50)
标签:

赖仞

科学新知

牛虻

口水

药材

it

分类: 寻找自然的智慧
 

多功能口水   

牛虻很少有如此闲适而得意的时候,大多时候,它们都围着牛群垂涎欲滴。摄影/唐志远

 

    牛虻似乎天生就只会围着牛群或者人们裸露的大腿垂涎欲滴——牛尾巴和手巴掌就是专程为它们预备的。不过最近科学家们在牛虻的口水中发现了一场牛虻与猎物之间的“分子生物战”,为嗜血的牛虻变身为珍贵的虻虫提供了证据。

    动物身上有伤口的时候,身体会启动一些机制来促进伤口愈合,比如血管收缩、血液凝固、血小板集聚等。但牛虻在叮咬牛的时候,牛伤口处的血液并不会发生凝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赖仞博士和他的团队研究了牛虻的唾液,发现在牛虻的唾液当中含有多种可以抑制这些促进伤口愈合机制的蛋白质分子和多肽分子,以保证牛虻可以顺利舔食血液。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牛在对抗牛虻叮咬的时候会启动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和抗体,而牛虻的唾液中恰好含有可以抑制这些免疫反应的因子。同时,牛虻也会保护它的“食源”。牛虻的唾液中还含有的多种抗菌因子。这些抗菌因子使牛被叮咬的伤口免于感染,也使牛虻的“血液大餐”保持清洁。

    牛虻作为传统的中药材,被称为虻虫,具有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这些成分的发现为开发治疗血栓、心血管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注:此文已发表于《华夏地理》2008年3月杂志,未经本人或者杂志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蝙蝠新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