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有教无类”的五种解读
(2009-08-09 16:23:02)
标签: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易中天说文解字白话善者微言大义孔子文化 |
分类: 哲思札记 |
文/龙之鸣(老虫)
孔子是教育的践行者,更是大思想家,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什么是有教无类?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孔子注重“微言大义”,这“有教无类”应该有无比丰富的内涵,浓缩了他对教育的认识。经我分析,理出了它五层内涵:
第一层意思针对接受教育的人而言,有教无类就是“接受教育人人平等”,用白话来说就是你可以接受教育,我也可以接受教育,大家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要告诉人们的是,接受教育不分贫富贵贱,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层意思是针对传授的知识而言,有教无类就是“传授知识不分类别”,用白话说就是即要教他学数理化,还要教他学文史哲,两者不可有所偏废。孔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传授知识不能文理分家,教育知识应该全面。
第三层意思是针对教育的方法而言,有教无类就是“教育方法没有固定格式”,要因材施教的,用白话来说明的话就是,胖的人来问养生之道,你就教他少吃胆固醇高的肉多吃素;瘦的人来问,你就要教他多吃肉少吃素。
第四层的意思是针对接受过教育的人而言的,有教无类就是“接受过教育,身份就无类别了”,用白话说就是你接受了教育,我也接受了教育,咱们认知水平同等,都晋身为“士”这一阶层,身份平等,都可以参政议政。(毒舌学术超男——易中天支持这种看法,不过,这个看法并不是他的高见,属于拾人牙喙罢了!)
第五层意思是针对如何寻找教师而言的,有教无类就是“请教于人没有固定的类别,即固定的人”,用白话来说就是,要请教相马术就得向伯乐学,要请教琴术就得向伯牙学习,术业专攻,没有永远的教师,必须择善而问之。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