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泯恩仇VS一笑万骨枯
(2009-07-31 17:34:49)
标签:
生活哲理箴言郭子仪卢杞齐王郤克冯道韩信晋国沈万三文化 |
分类: 哲思札记 |
人快乐就会发笑,这是人的本性。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笑一笑十年少”,“一笑泯恩仇”……然而,有一种笑是万万不可取的。那就是取笑别人。
说到取笑,很多人会认为是开玩笑的手段之一。有玩笑是开不得的,开大了就会带来带来杀身之祸。
历史以谨慎著称的唐代中兴之将郭子仪,每次宴请宾客都会让妻子小妾在一旁陪坐,但同朝为官的卢杞来访,他却把所有的小妾和丫环都打发走。人问其故,郭子仪笑着说,“卢杞这个人长得极丑而且心肠险恶,女人少见多怪,见到他一定会取笑的,有朝一日卢杞得势,我的家族就会被杀光的!”
事实证明了郭子仪的“识人之才”。这个卢杞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果子,除巧言善辩外,嫉贤妒能、整人害人是他的拿手好戏。后来,这卢杞果然当上了宰相,凡是过去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都除之而后快,其中包括两位耿介之臣,宰相杨炎、四朝元老颜真卿。属于典型的口蜜腹剑的奸险之辈。
取笑于人必将取辱于己!笑过之后,往往哭都来不及。历史上因笑得祸的人很多,举不胜举。
据《左传》记载,晋派大臣郤克会盟于齐,郤克进宫,齐王盛情招待,特意安排了一场“残疾人搞笑模仿秀”,逗得齐王的老妈子在后房大笑不已。这郤克不一般,是个狠角色,有名的兵法大家,当时他看在眼里心在记里,返晋后马上请求伐齐。结果大家都意想得到,齐国大败,齐侯只能低声下气跑到晋国去朝拜,接受晋国的“领导”。
秦亡汉兴之际,韩信曾在项羽麾下干过革命工作,项羽取笑他是胯下懦夫,不委以重任。胸有大志的韩信转而投奔刘邦,结果形势逆转,天下归汉。项羽取笑了韩信,下场自然是自刎于乌江边。自行了断之前,他居然还没有醒悟,不哭失去韩信,只哭失去乌骓马和虞姬。而当年取笑韩信懦弱并令他受胯下之辱的小混混,得知韩信拜将封侯,更是胆战心惊。不过,韩信还是相当宽宏大量的,没跟这个小混混计较,据说还施舍给这个小混混做了小官的。
历史上,像韩信这样不计前嫌,还真属于稀缺物种,再宽宏大量的人,也容不得别人的取笑。五代的冯道是历史上著名“政治完人”、“职业官僚”,历经五代八姓,做了多年的宰相。他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又一副村夫野老相,始终扮演着“好好先生”的角色。有次入朝,任赞、刘岳走在他后面。冯道边走边几次回头看。任赞问刘岳,“这是为什么?”刘岳不失时机地取笑这村夫野老了,说道,“他的《兔园册》掉了!”《兔园册》是当时的一本农村读物。后来,这话通过空气传播,进入冯道的耳中,这位“好好先生”心里就不舒服了,就拿捏起刘岳来,把他贬为秘书监。当然,这冯道还算是仁慈,不像卢杞那心狠手辣,只是将刘岳贬贬职而已。
元亡明兴之际,据说江南首富沈万三就取笑过朱元璋,笑他是讨饭的穷和尚。时势造英雄,草根朱元璋成为时代的幸运儿,皇袍加身开了大明朝的基业。沈万三自知有亏,主动帮助朱元璋筑都城三分之一,但是还是逃不掉朱元璋的睚眦必报,最后落了个流放云南客死他乡的悲惨下场。
所以,笑,特别是取笑,你想想是开个玩笑而已,但一不小心招就自取其辱,甚至是杀身之祸!笑,要有分寸的,要注重场合,更重要的是要看人的。俗话说,一笑泯恩仇,但是如果是取笑那真要换换了,这一笑,可是一笑万骨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