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拾起的纪念——纪念谭卓君
标签:
谭卓斑马线杭州市交警70码邓玉娇和谐生活品质之城纪念鲁迅贾也 |
分类: 恕我直言 |
贾也/文
http://img.hexun.com/2009-05-21/117908845.jpg
一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写的文章,大概是因为往往过于尖刻锋利或者深沉有力之故罢,阅读一向甚为寥落,也激不起公众的热情,所以在这样杭州的大事面前,我毅然保持沉默似乎过于冷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人死有“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一个校友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官僚和专家的阴险的论调,加之之前副市长大人许迈永“湿地湿鞋”事件发生后,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和谐社会”的“不和谐”的悲凉,将深痛“为人民服务”的“视人民为乳儿”的荒诞;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和谐”的社会,敢于正视标准的“斑马线”。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勇敢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贪官庸吏设计,以胡斌母亲“神通”的电话,以交警的“70码”论调,以来洗涤这天堂城市的罪恶,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嗟叹。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嗟叹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和非谐的杭州。我不知道这样的杭州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天堂杭州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五月七日也已有三天时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以此表明我的态度:但愿我们“和谐”的社会不要让充满张牙舞爪、横行霸道的“河蟹”们当道!
三
在“富二代”飙车中被杀害的青年谭卓是我的校友。校友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同情。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校友,是为了“品质生活之城”——杭州留下“不和谐”注脚的浙大有志青年。
他的姓名第一次进入我眼帘,就是在杭州警方那场关于“70码”新闻发布会上,我跟他素昧平生,他是我已死的校友中,死得最响亮的一个。直到这场“视民众为乳儿,视法律为儿戏”的新闻发布会,面对悠悠众口强行说“70”码之后,才有我妻子指着电视告诉我,说:这死者就是谭卓,而且是你的校友。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活生生的人竟顷刻间化为死者,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安安耽耽做人,认认真真走斑马线,无论如何,总该是不会有死于“安份守已”,但他却出乎意料的惨死,看着那些照片,我的心刺痛了。为此,我上网查证这个校友,谁知又出现了邓玉娇,一个民女的命运又如此的牵挂着我们的心。我该怎么表白我心中对这和谐社会的痛与爱?“黄静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还没有遭到权势的报复;三鹿孩子走了,我们沉默,因为那时我们还没有儿女(可是现在我的女儿刚刚降生);瓮安女孩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没有和人结仇;躲猫猫青年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没有进拘留所;谭卓走了,我们无法沉默!因为我们每天必须行走在和谐社会的斑马线上!今天的谭卓,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你我!所以,我这里在纪念谭卓君走的时候,我要在强权下起来反抗的邓玉娇表示声援!这大概也是我追鲁迅精神,拿起犀利之笔起而纪念的意义!
四
我在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富家子弟飙车撞死人的事;听说而已,甚至觉得胡斌撞死不过是大学生,如果是民工呢?不会是撞死一条狗罢的处理结果。晚上新闻里的消息,说交警居然说只有车速只有“70码”,这让我出离了愤怒。那些带着国徽的人嘴脸,说这“70码”是听肇事者与其两位同伴说的,而没有听在现场的群众说,根本无视把谭卓撞高5米撞飞20米的事实。但我对于这“70码”的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杭州市交警的丑恶嘴脸,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流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谭卓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斑马线上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句令人感到浓重悲哀的“70码”是交警发布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死得理所当然,简直是罪该万死,竟然还说是不是走在斑马线是有待取证,是不是改装车有待取证,而对70码却言之凿凿。竟以胡斌及其同伴的话作为证据,真是天衣无缝,这些人简直是把民众为乳儿,视法律为儿戏。
但市政府就有令,说70码就是70码,媒体为此失声一天!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站出在喊正义的是“仇富者”,跑到事故现场祭悼的人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他,谭卓君,那时是欣然前往去看电影《南京!南京!》的。自然是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惨剧。但竟在斑马线上被人撞飞,腾空而起,离地5米,撞飞20米,最后才与地球亲密接触,已是万劫不复。而胡斌竟下车骂道,“是人撞了车”!现场的群众都看在了眼里。胡斌的同伴在出事后勾肩搭背、嬉笑风生的照片,也让市民群情激愤,而一些现场群众称“‘赶紧找找人,看看有啥路子,到底该怎么处理’,肇事者母亲随后打了长时间电话”,以及“可以用钱摆平”等来自事故现场的细节描述被反复传播,聚合起了群众的情绪。显然,群众是被惹火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谭卓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他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杭州市民却醒了,有他们的怒愤为证;他们还在网络上呻吟。当谭卓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设定的斑马线被“富二代”胡斌撞死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富二代”们的飙车的伟绩,杭州市政府“70码”的“河蟹结论”,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胡斌和他们的同伴们却居然昂起头来,抽烟,谈笑风生,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生活品质之城——杭州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或者给贪图政绩的官僚作“和谐”的符号。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小小的交通事故。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愿“请走人行道”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去接受《南京!南京》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志青年。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阿弥陀佛”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杭州市政府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无耻,一是“富二代”竟至如此之嚣张,一是守法爱国的浙大青年竟能如是无辜被害。
我惊闻杭州飙车事件,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时时发生,去年一对夫妇被撞进钱塘江,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子,曾经为之深深痛惜。至于这一回校友谭卓在斑马线被撞死,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杭州平民感到痛惜,虽遭阴谋秘计,用“70码”来说明,媒体封杀一天,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未来;真的飙车族,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谭卓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