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话题随笔/感悟杨振宁翁帆韩美林周建萍爱情爱情诗 |
分类: 文化点评 |
爱情这玩意儿,在文学作品中,竟以“爱之不得”为美。就以诗客骚人之事为证: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场寻春艳遇和隔年再寻不遇的情事描写如此美丽动人。还有一个秀才,同样姓崔,叫崔郊。他与一姑母家的婢女相恋,后婢女卖给了显贵,从此无欢。一次寒食节,婢女偶得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相思未绝的崔郎只有独看夕阳西下、独味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了。文人史上,更让人沉吟玩味的是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情,先是鱼水相谐,丽影成双,情爱弥深,后遭陆母反对,棒打鸳鸯散。也正因为棒打鸳鸯散,留下了绍兴沈园的千古爱情传奇……
至于,那些民间传说就更不用说了,许仙白蛇传、梁祝传奇都以“爱之不得”作为下场的悲剧。但是,正因为“爱之不得”才会使痴男怨女们诗情大发,于是描述爱情的诗到处都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杨翁忘年恋
古代的真正的爱情,虽是“爱之不得”,但是带着唯美的光辉。而现在的爱情又变成了什么?与时俱进,时势造爱情,有了新的诠释。
现在这种爱情,可以一见钟情,那是一夜情;也可以至死不渝,那就是压在秃顶、脸有老人斑的男人身下,至死不渝的鄙视那个用情专一的穷酸小子。特别是现在,房价飙升,生活成本也房价等因素,水涨船高,加之就业困难,一些刚大学毕业的妙龄女郎寻找爱情,并不看重男人的品行,更多的看重男人的家产:男人可以没有能力,可以没有品行,但是他父母必须有房子,而且多多益善。“爱情没有物质是会饿死的”——这是我大学里的一位女生如是说。她为了不让自己的爱情不至于饿死,工作后,男友如走马灯一样,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如愿以偿,这个男人让她的机关身份转正了,这个男人让她住进了洋房,这个男人让她开上了汽车……
物欲横流,人越来越实际,没有必要为了证明爱情让自己过上清教徒式生活。男人有钱了,就有了浪漫,蜂围蝶阵,那些善于利用青春、身体的女人不招自来。也无怪乎,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一声“妹妹”那一声“干女儿”的;也无怪乎,男人有钱、有地位,就堂而皇之的家中“红旗不倒”,城外“彩旗飘飘”。
爱情已经被物质所解构。学术超人、文化巨匠,这些人没有什么值得崇拜的,他们往往是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一分子;经典爱情、生死恋,这样的爱情故事也没有什么感人的,它们往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化无耻为无上光荣的艺术加工品。
先拿杨振宁和翁帆的“祖孙恋(忘年恋)”爱情开涮。据说杨翁之恋是中国当代经典的爱情,两人相差54岁的祖孙恋。试想杨振宁是一个一无所有,没有学术地位、没有视如国之上宾的社会地位的老人……一个风华正茂、渴望风流的女人会跟这么个爷爷级老公过夫妻生活?翁帆说杨振宁“很有品德”,我想82岁的老头,没有品德也算是正常,毕竟到了这个年纪也基本不谈男人的能力了;杨振宁说翁帆“没有心机”,想想倒也是,翁妹妹对杨爷爷身上的老人斑视而不见(并不反感),当然是眼瞎。但是,眼瞎并不至于是心瞎了,你虽老,却是国之上宾、诺贝尔奖获得者,你有名誉、有地位、有财产啊,我有青春、有厚脸面,可混吃、混喝、混张熟脸。(于是,两人亲密无间,十指相扣,招摇过市。)
那么,杨振宁“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翁帆是何等角色?大学一毕业,她就跟香港小职员结婚,二年后就不断欢而散。如此经历,可见一斑。翁帆是一个非常渴望成为“世界公民”的女人。香港的小职员显然无法满足翁同学“冲出中国、定居香港、走向世界”的 “名欲”,于是,小职员被翁同学开除了“床籍”。在杨老的结发妻子杜致礼死后,这离异少妇翁帆突发奇想,写信安慰之,以示有意照顾之。而此时的杨振宁也相当配合,突然表示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人,也需要人照顾。于是,杨振宁约翁帆见面,频繁电话,接着约她到香港的石澳村旅游,他们开始牵手;然后,再约她到清华园“归根居”共进晚餐……于是,杨翁版忘年恋胜利出炉。
再者拿艺术大师韩美林和周建萍的“生死恋”来续涮。2001年初,如果想切除嗓子息肉的周建萍认识的韩美林,只不过是北京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糟老头,她会主动打电话跟韩老师联系?再则,到了北京求医期间,适逢韩老师突发心脏病,如果韩老师不是名流,她会作如此牺牲,主动像保姆一样照顾好他?人们说,这是缘份,我说其这是“套近乎”。就是这样,保姆式的爱情便产生了,先是端茶送饭,再是双手互捏,说是给予对方战胜病魔的力量,最后是玉体肉身相赠。
韩周之恋,夫妻相融,尚可接受
经历过三次婚姻失败的韩美林,顿觉患难见真情,心飘飘有五体飞天之感,任由周建萍照顾了。于是,韩周版“生死恋”完成了。
不难发现,中国式的“忘年恋”往往是女方以保姆的形式进入对方的视眼,而“忘年恋”的男方,非富即贵。翁帆是“小保姆”,周建萍也是。所以说,男人出名了或者有钱势,总有女人会粘上来,年纪不是问题,性能力也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你社会地位,有财产。
台湾女作家路平在《亚洲周刊》中的《浪漫不浪漫》一文中对杨翁式“梨花伴海棠”的“忘年恋”作了非常中肯的评定:“其实并非异类的情爱,亦算不上艰辛的苦恋痴恋,过程既不惊世、也不骇俗,譬如老少配,这种诸种滋味备尝的相处,却可能由于男方是诺贝尔得主、或者是富商巨贾企业主,便也脱离了现实,烘托成为值得向往的浪漫情事”。
这篇《浪漫不浪漫》文章说得比较尖锐,杨翁一老一小都被惹毛了,联名反驳路平,要求她反省、道歉。想你杨振宁都这把年纪了,好好养老,好好想想为你生了二男一女的杜致礼,足以慰此生!何必丧妻未满一年,就跟翁帆粘乎起来了?还来个人前人后都“十指相扣”,似乎有些老不知耻了。
爱情是轻是重,只有你自己把握。如果你把爱情看的很轻,今天可以对这个妹妹说,“我爱你,爱你一万年。”明天,也可以牵着另一双手,就像杨振宁和翁帆一样十指相扣说,“一万太年,有多少天就爱多少天。”
多少现代爱情悲剧往往是以轰轰烈烈作为开始,惨惨淡淡作为结局:花花公子送玫瑰,第一天三朵,女孩没有要;第二天十一朵,女孩也没有要……一直到第九十九天送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女孩接受了并且感动得身不由已,于是该发生的竟然第九十九天都发生了。结果,又过了九十九天,这个女孩一个人在医院里做人工流产。花花公子是征服者,而不是陪伴女孩一生一世、相携共老的亲密战友。这就是浪漫的代价。
对于广大的恋爱中的男女而言,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并且一路走下去,修成“少来夫妻老来伴”的正果,不管生活过程中是否有过吵架、拌嘴,我认为都拥有了最朴素、最真实的爱情。爱情就是两个人用一生的长度去完成以下的事情:一起生活,相濡以沫,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一起做爱,灵肉交融,共同体验生命的快感;一起把俺们的孩子拉扯大,望子成龙,将幸福代代相传。
爱情,能不能朴素一点?俗话说:天道酬勤。努力奋斗的人,永远不会饿死,属于他们的爱情当然也不会饿死。上文一个女生提出了“爱情没有物质会饿死” 的理论,并且去实践这了个理论,选择了比她大14岁的老公。但是,如今她的同学、同龄朋友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努力,积蓄了力量,不少人超出了他的老公所拥有的“物质”,其中也包括她抛弃的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