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一谈乐律

(2025-10-09 14:44:07)
标签:

乐律

古代定音方法

黄钟大吕

宫商角徵羽

分类: 知识交流

谈一谈乐律

 刘福新

乐律即音律,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新唐书·王珪传》: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 元吴莱《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今大晟之乐律太高,乐声急矣。罗敦曧《文学源流·论诗》:然 史公明云弦歌之以合韶武雅颂之音,则三百五篇,皆可入乐。其删焉者,必其舛於乐律者也。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十二律,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   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偶数各律称,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为律吕。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律。阳律为律,阴律为吕。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大致相当於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2()3()5()6()。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是五声音阶上的五个音级:

  宫商角徵羽

  1  2 3 5 6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4()相当(注:《淮南子·天文训》把变宫叫做和,变徵叫做缪。后世变宫又叫做闰。我国传统音乐没有和4()相当的音,变徵大致和4(fis)近似。),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宫商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作为音级,宫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这就是说它们的音高是随着调子转移的。但是相邻两音的距离却固定不变,只要第一级音的音高确定了,其他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起点,《淮南子·原道训》说: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宫的音高确定了,全部五声音阶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七声音阶的情况也是这样。

  古书上常常把五声或五音和六律并举。《吕氏春秋·察传》篇说: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注:见本书第二册403页),《孟子·离娄上》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可见律和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竹管(注:蔡邕《月令章句》:截竹为管谓之律。《国语·周语下》:律以平声。后世律管改为铜制。又,古人也用钟弦定音,故有所谓管律、钟律和弦律。),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和现代西乐对照,大致相当於C

  2025109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谈一谈乐律

谈一谈乐律

谈一谈乐律

谈一谈乐律

谈一谈乐律

谈一谈乐律
        仅仅上传六幅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