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札记:古都洛阳史话(七)

(2025-06-26 21:20:57)
标签:

后浪洛阳

朱温

邙山

分类: 文辛随笔

读史札记:古都洛阳史话()

刘福新

(一)

写完《古都洛阳史话(六)》,觉得再往下叙述,没多大意思,故而停了。可这几日想起来,唐朝之后,洛阳也还有不少记载的,就稍稍补充点儿吧。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后人称为梁太祖。升汴州(今河南开封)为开封府,称东都;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由开封迁都洛阳,封唐哀帝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历时289年的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朱温在位时,皇位继承人未定。乾化二年(912)二月,他亲统大军与晋争河北,得病返洛阳。六月,三子朱友珪发动政变杀温,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凤历。二月,朱温第四子朱友贞联合洛阳禁军发动兵变,友珪自杀。

    乾化三年(913),朱友贞即在开封称帝(先后改元贞明、龙德),是为梁末帝,还都开封

从以上史料可知,五代的头一个王朝“粱”的都城始终没有定下来,一直在开封与洛阳之间徘徊。

之后的后唐和后晋,也以洛阳为都城。但作为都城来说愈发式微。

后唐皇帝李存勖,也是迁都洛阳,这个人的作为可以分为军事俊杰和政治庸才两部分,欧阳修是这样评价他的:“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到了宋朝,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

到了元代,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民国9年(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洛阳民国12年(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21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民国27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20161228日和29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并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上述两个《规划》均将洛阳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172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将洛阳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洛阳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本文只讲一讲白马寺。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进我国后最早建立的寺院。相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到天竺去求佛法,后来与天竺僧人一起回来,他们用白马驮着经像回到洛阳,所建寺名为白马寺。

唐代武则天时期,大兴土木,扩建白马寺。

现代的白马寺是明朝重修后保存下来的,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殿、千佛殿、毗卢阁。寺内有元朝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

(三)

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在洛阳留下了佳话。

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

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

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

韦应物曰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

(四)

洛阳北郊有邙山,历来被当做一块风水宝地。汉魏以来,不少帝王将相、王公贵戚,死后竞相葬身于此,唐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便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北邙的景陵村新建了一座古墓博物馆,分地上河地下两部分,是一座具有特色的博物馆。

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自古名甲天下。洛阳每年4月举办牡丹花会,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2025626日晚上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读史札记:古都洛阳史话(七)
                后梁朱温
读史札记:古都洛阳史话(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