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网民参与打拐·前三殿后三宫·及其它

标签:
动员起来参与打拐北京故宫前三殿殿名改变 |
分类: 文辛随笔 |
本文的正文只说故宫的前三殿。
故宫的前三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这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各种盛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登基、大婚等。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保和殿:保和殿是皇帝举行一些重要仪式,如册立皇后、赐宴等的地方。
可我翻拍的这个视频中,却播诵的是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倘若你不懂历史,你很可能认为播诵者播错了;其实,播诵者没有播错,是这三大殿的名字在历史进程中有所变动——仅仅是改了名字而已。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从南至北依次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奉天殿是明朝初年的叫法,曾被改名“皇极殿”, 清朝康熙皇帝重建,改名太和殿,殿名沿用至今
华盖殿也是明朝初年的叫法,该殿历经正统六年(1441年)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两次重建,最终更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中和殿。
谨身殿历经多次名称变更:建文二年(1400年)改称正心殿,永乐年间恢复原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建极殿。正统十四年(1449年)南京谨身殿遭雷击焚毁,北京紫禁城谨身殿建筑形制完备,面阔九间,采用重檐歇山顶与金龙和玺彩画装饰 。作为皇家仪典场所,明代皇帝常在此进行大典前的更衣准备 。其名称蕴含“修身自省”的政治寓意,体现明代统治者通过建筑命名传递治国理念的特征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保和殿,功能转变为科举殿试场所 。
2025年6月22日中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一)动员网民参与打拐(10幅)
(二)前三殿与后三宫(6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