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2025-06-17 11:39:55)
标签:

潍坊采风之归程

马清平

艾学梅

王立刚

刘化德

分类: 文辛随笔

潍坊采风之归程()

刘福新

若说2025611日我的潍坊之旅中的“北门大街”、“北马道街”、“胡家牌坊街”等街巷属于“潍坊采风”,那我的回昌乐就只能算作“归程”了,可我在“归程”中却拍摄了大量的图片。

乘兴而来,乘兴而归,余兴未尽,全无倦意。车中端稳相机,一路急拍,竟然又成上中下一个系列。

昨日有昌乐教育界著名人士、本人所建看人间烟火群成员、原实验小学校长刘化德对本人《潍坊东方大酒店自助餐亲历记》评论曰:“刘老师每天这样的忙碌已经不单单是工作,而是一种热爱,一种对生命的珍惜,活着,真好!”

刘先生在评论中用上了“热爱”和“珍惜”两个词汇,正合我意!

近来参与昌乐县作家协会采风,有一位青年作家甚慰我心,他叫王立刚,大学毕业后若不是从商从政,早就跻身昌乐文坛了。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评论人物评论文章也是高水平的。

前些日子,他评论驾鹤的徐竟成先生:

若徐竟成先生于北京发展,以其诗书画印四绝之深湛造诣与沉潜学风,必成一代儒林宗师。然先生毕生扎根昌乐小城,甘守砚田寸土,将齐鲁文脉凝为笔底烟霞,于市井巷陌间淬砺艺术本真。此隅虽小,却成就其"小邑大儒"的文化传奇,让艺术之光穿透乡土肌理,在岁月深处照见永恒。

像这种评论,纵览昌乐文坛,也是寥寥无几。

前天,敝文《这里有家“晶舍·四合院》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之后,王立刚文友评论说:

刘老师以细腻笔触勾勒胡家牌坊街的烟火与诗意,偶然邂逅晶舍·四合院,将遇景、遇人、遇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的敏锐捕捉,既有对古街文化底蕴的探寻,也有对人间温情的珍视,寥寥数语,尽显文字功底与生活情趣。

当然,字里行间是对本人高抬了;设若除去高抬的一面,这类评论也不是那些平庸之辈能够写出来的。

借着今天发文,涉及到昌乐两位文友,而我的这些感叹也与上传的图片无关。

回程依然是乘坐101次公交车(潍坊火车站到昌乐长途汽车站),我想把101次公交车途中的景物尽量拍下来。

 

   2025617日中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拍于2025年6月11日12点44分。

刚退休的潍坊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马清平先生与我协商下午的活动,我说“今天参观的内容不少了,我想回昌乐,您俩也歇一歇。”

于是到停车场开车。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马先生也赠艾学梅女士一本大著《生态百问》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马社长送我到潍坊火车站。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潍坊采风之归程(上)
           图片14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