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讣告

(2025-05-26 15:52:44)
标签:

诗书画印

集大成者

昌乐文化翘楚

徐竟成先生

驾鹤西去

分类: 文辛随笔

讣告

诗书画印集大成者,昌乐县文化界翘楚,德高望重的徐竟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於2025526235分驾鹤西去,享年93岁。兹定于20255289时在昌乐县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2025526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讣告
                拍于2008年10月18日昌乐一中建校70周年。我的三位老师先后驾鹤离我而去了。
讣告
              拍于2010年6月27日

  讣告
    拍于2022年1月10日

附:七篇(或7段)已发至互联网的文章

壹:(摄影)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一)

   如果有人问昌乐的名人都有谁?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徐竟成先生。徐竟成先生是我们昌乐文艺界一位德高望重的文人,诗词、书法、绘画俱佳,所以在我眼里,他是一位渊博的学者。若是简单地称之为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那都是不合适的,因为他还是一位功底深厚的国学大家。

   2007年,我曾萌生了写一篇徐老的博文,也与徐老商榷过了,但迄今未能如愿。主要原因是,我根本没有资格写徐竟成先生的文章,首先,我没法给徐老定位;其次,我更没法给我自己定位。两者都很好理解,还是个学问层次的问题。我担心,一旦发出点儿我的感想,朋友们一定会说:你刘福新天大胆了,你有何德何能写徐老的文章?所以,尽管我的稿子早就在三年前草就,却一直没敢造次。如今可巧有了一个契机,借着给徐竟成先生拍照片的机会,权当作为徐竟成先生的生活照吧。我想,拍摄生活照是不存在资格不资格问题的。

   在我们昌乐文坛,流传一句话:老马坐上席。所说的老马即马进先生,他是我的老领导(曾任昌乐五中书记),也是我们昌乐文坛的前辈。马进先生急公好义,对人恳切,提携后进,威信很高,也就让某些文化界朋友提出了这句话。但,若有徐竟成先生在场,马进先生必执弟子礼,坐副宾席。一方面,说明马进先生的修养;另一方面,说明徐竟成先生的长者风范。徐老,年龄居长是其一,多方面造诣是其二,敬之仰之是其三。

   我与徐老的相识是因为旧体诗词,那一年,以他为首的昌乐八个写旧体诗的人先后加入了渤海诗社和中华诗词学会,接触也就多起来了。渤海诗社几位领导来昌乐,大都由我做东接待,由此就更熟了。特别是我的快人快语、胸无城府、言谈行止不拘小节,一定给徐老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也许在某些时候,严肃的文坛也需要我这样的人作为味素,在大锅里搅拌一下……

  今年627日下午,本县作家刘天鹏邀我到徐老家里拜访,一想,虽然我每年正月初一都给徐老打电话拜年,但毕竟好长时间没登门拜访了,欣然前往,拍下了一组照片。其实这组照片已经发了一部分,就在前一篇博文里。这部分是专门留着今天发的。

 201072日匆此

 贰:(文化新闻图片)贺徐竟成先生从艺六十年暨八十寿辰(三)

  徐竟成先生是位著名的学者,不是一般的什么就可以介绍的,他的书法、绘画、诗词、治印、摄影都卓有造诣,这不,又领略了他的京剧艺术,可谓昌乐全才也!由于徐竟成先生涉及到很多领域,由于徐竟成先生的文化艺术魅力,也由于徐竟成先生的品格魅力,他的生日也就成为八大协会共同关注的一项活动。会书法的、会画画的、会唱戏的、会拉琴的、会吹笛的、会赋诗的,纷纷献艺,将他的生日办成了一次文化盛会。

 

叁:徐竟成先生四幅山水画新作

  今日(2014110日)上午,前往南苑小区15号楼徐竟成先生府上,一来呈送前些日子所拍照片,二来补拍徐竟成先生为《昌乐县志》所加的标点和注解(主要是对县志字词语句、典故、史实的解释)里一页,这一页是《张行婆传》,我曾在20131111日夜里发了一篇博文《安心做学问的徐竟成先生》,但博文配图有一幅没有拍好,我在图片注脚里无不遗憾地说:第二页没拍好,以后到徐府时再补拍一次。因为前些日子搬家,一晃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今日拜访徐府,一定将新拍图片换上。

      徐先生奉茶相待,啜茗间,免不了谈上网的事儿,因为徐竟成先生早就将我的博客收藏了,一打开网页就看到了。另外,徐竟成先生已经打了六篇文章,我从他电脑里复制粘贴到了我的电子邮箱,看他的表情,很为这件事儿吃惊,一个劲儿问我,我这里的文章还能跑到你的电脑里呀?八十多岁的人,学会打字和上网已经很不错了,对于未知的世界如此热心,当然是我学习的榜样。

     与徐竟成先生切磋了许多有关电脑的问题,顺便给其清理了垃圾,从电脑C盘复制粘贴到D盘许多图片文件夹,因为C盘是中枢神经不可以放置太多的文字和图片的。看到我在电脑上熟练地操作,徐竟成老师看得非常认真,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蓦然里看到墙壁上挂了好几幅画作,询问起来,都是最近才画的。瞬间产生了一种冲动,想把徐竟成先生的山水画新作翻拍下来,蒙准,甚喜。

      原题拟为《赏徐竟成先生四幅山水画近作》,在编辑框里边打字边思索,我哪儿有资格啊?。故而将除去,就直写《徐竟成先生四幅山水画新作》吧。

    肆:中秋节前拜望徐竟成先生

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开始的,竟然犯愁打字了——幸而本人写徐竟成先生的网络文章不少,只要用百度搜一下,蛮多的,真的,是蛮多蛮多的。

(删除与上边重复的一段) 

2007年,我曾萌生了写一篇徐老的博文,也与徐老商榷过了,但迄今未能如愿。主要原因是,我根本没有资格写徐竟成先生的文章,首先,我没法给徐老定位……
 
如今可巧有了一个契机,借着给徐竟成先生拍照片的机会,权当作为徐竟成先生的生活照吧。我想,拍摄生活照是不存在资格不资格问题的。
 
在我们昌乐文坛,流传一句话:老马坐上席。所说的老马即马进先生,他是我的老领导(曾任昌乐五中书记),也是我们昌乐文坛的前辈。马进先生急公好义,对人恳切,提携后进,威信很高,也就让某些文化界朋友提出了这句话。但,若有徐竟成先生在场,马进先生必执弟子礼,坐副宾席。一方面,说明马进先生的修养;另一方面,说明徐竟成先生的长者风范。徐老,年龄居长是其一,多方面造诣是其二,敬之仰之是其三。
 
我与徐老的相识是因为旧体诗词,那一年,以他为首的昌乐八个写旧体诗的人先后加入了渤海诗社和中华诗词学会,接触也就多起来了。渤海诗社几位领导来昌乐,大都由我做东接待,由此就更熟了。特别是我的快人快语、胸无城府、言谈行止不拘小节,一定给徐老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也许在某些时候,严肃的文坛也需要我这样的人作为味素,在大锅里搅拌一下……
 
趁着今日发文,还想摘录另一篇文章,那就是英年早逝的徐竟成先生的次子徐颖——特别声明,我没有丁点儿引起徐老(在昌乐文坛和昌乐艺坛,称呼的仅仅是徐老一人而已)不快的意思,但今天我非说不可了。
  
我与徐府的关系,非但徐老一人,还有徐老的次子徐颖。这件事儿,我好像在若干媒体发过,譬如201185日《大雨中,我赶了一次特殊的方山庙会》,摘录如下:
 
不知天老爷今年咋的了,分派到我们昌乐的龙神态度都很认真,最起码春夏两季没断了雨水,这不,就连昌乐境内最有名的方山山会(或称庙会)连续两次遇到了大雨。第一次是农历四月初八……这一次是农历六月二十七,公历727日,又是下雨。骑车、搭车都不行了,连拨几个号码,还是文化馆副馆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颖痛快,开着车来了,可巧我的手机没费停机了,这事儿我并不晓得,害得他登四楼敲门。
 
车冒雨行驶,从城里辗转到大沂路,再从大沂路折进那条路过方山的小柏油道。如果雨稍微小一点儿,我们也直奔方山了,但雨越下越大,根本没有暂停的意思,我对徐颖说,在冯家庄停下吧,到支书小姜家里送照片去。小姜不在家,而在村东老远的养鸡场,特地驾车接我们。
  ……
 
不久,徐颖要回昌乐,他还要接待同窗好友,酒店都订下了。我一惊,那你是专门送我了,何不早说?他只管笑,从他眼里,我看出点儿意思了,既然你说一回,我能不送?
  
昌乐县所有接触到的大家,徐竟成先生这儿是个特例,有许多自以为与我关系深厚的名家,他们(她们)的子女长什么模样,我还茫然不知呢。
  
读者您说,昌乐县城,我不看望徐老我看望谁?
  
当然,在昌乐城里看望的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还有好几位,我也不曾失了礼数,但九十岁高龄,也仅仅是徐老一人而已。
   
徐老一九三三年农历二月生人,按周岁算是八十九,但我们这儿都按虚岁,即是九十岁。若按周岁,徐老也是八十九岁零七个月了,我与徐老在喝酒时,说了一句,四舍五入,应该是九十岁,也就是说,到了鲐背之年了。
 
补充两段:
 
徐老已经多年不到酒店用餐,我拜访徐老,都是从酒店订菜,这一次也是如此。可能有人会说,看望一下就走呀,何必搅扰一位老者?那你就错了,徐老知道我喝高度白酒,茅台啦什么的应有尽有,徐老就愿意看我喝酒的洒脱样子,我为什么不让他高兴一下?另外,随便敷衍一下就离开,在别人那儿可以,在徐老家里却万万不可。
  
徐老夫人姓刘,与徐老同庚,尽管身体欠安,但只要我去了,就有许多话。此次拜访,拉着看他的照片,说得最多的是:这一张是老徐给我拍的,这一张也是老徐给我拍的,这一张还是老徐给我拍的……”我分明听得出,这就是相濡以沫的最好解读……

2022914日傍晚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伍:与刘福秋先生拜访徐老(2025·01·08)

刘福秋先生要送葛有德先生一本书,但因急务缠身,延迟多日。葛有德先生又给刘福秋先生电话,让刘福秋先生送书时拉上本人。

之后,两位朋友分别给我发帖和通话,皆为此事。

202517日接刘福秋先生电话,说明天上午九点半来车拉我。

202518日上午,我按时下楼,出小区北便门,刘福秋先生的车已经等着我了。

在车里,我与刘福秋先生商议,我说,趁着您到南苑小区给葛有德先生送书的机会,我也拿着一本《草花五出》,想送给徐竟成先生,这件事儿,已是多日,因老伴患病拖延至今。

于是,车停南苑小区北门内,我俩到了徐府。

后边的事儿不再叙述,请读者参考本人上传的图片以及图片下边的注脚。

此文附有徐竟成先生今天刚刚发来的读后图片。

2025111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陆:刘福秋先生制作的一个视频里的文字

18日,陪同刘福新老师,拜会德高望重的昌乐文化泰斗——徐竟成老师。徐老诗书画印俱佳,是昌乐文化界著名的领军人物,虽已92岁高龄,但身板硬朗,耳聪目明,记忆超群,每日吟诗作画,其乐融融。今日登门拜访,求得徐老亲笔签名的赠书一套,并欣然为我网名题字,倍感荣幸!

柒:《雕虫斋诗词选》样书来了,感谢徐竟成先生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对联研究院院士、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徐竟成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徐老是昌乐县诗书画印的集大成者,是昌乐文化界的翘楚,书名的题写非他莫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