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作协采风笔耕沃野系列文章(第三集)

标签:
鄌郚镇赵家岭一线天上集寻找第二次来访的日期依然没有找到以后必须标上时间 |
分类: 文辛随笔 |
昌乐作协采风笔耕沃野系列文章(第三集)
——本人三访赵家岭“一线天”(上)
刘福新
(一)
一说到鄌郚镇赵家岭“一线天”,我的话就多了,因为之前我已来过两次,都发了文;还不止发文,在我的心里积攒下很多话——是的,是有很多话,但碍于情面,不想“抖搂”出来就是了……
不过,正面的经历说说也倒无妨——
下边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复制粘贴一段如下:
2009年4月6日下午5点左右,红河镇党委刘秘书陪同我回昌乐县城,途中完成了我的夙愿——游览“一线天”。去年冬天到鄌郚镇,陪同我参观的鄌郚镇办公室主任王子柱竟然没有将“一线天”纳入“参观程序”,直到回城后才晓得错过了一处胜地。
……
那天回家后,立即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再访鄌郚镇赵家岭“一线天”》。
也复制粘贴一小段如下:
这一次到访“一线天”,有两件事儿印象极深,一件是我拍到了“水嘎啦瓢”,这幅图片我当成了宝贝,曾转发到“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另一件是赵家岭支部书记李某砍开大甜瓜让我和王子柱站长还有那位青岛船务大学的领导吃。
(二)
我想说一说“再访赵家岭一线天”的时间了——哎呀呀,怎么也寻不到“再访的时间”了!有读者可能觉得我这话不可理喻,怎么寻不到时间了呢?
我从网上查过大概十多次了,这件事儿迄今未果。
幸亏我还多长了个心眼,将《再访鄌郚镇赵家岭“一线天”》收藏进我的“个人图书馆”了,文字能看,图片也能看;但有一个问题,个人图书馆里边的图片以后不能下载。
姑且不论图片下载的问题,我还是想搜索具体时间,起码知道哪一年哪一天,个人图书馆里的所有时间都不是“原始”的,譬如这篇文章的时间显示“2022年8月19日”,我想告诉读者的是,这是收藏到“个人图书馆”的时间,不是“原始时间”。
有人可能说我脾气“太犟”,找那个时间干什么?可你想想,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我为什么要忘掉时间?
今天上午,我打开我的新浪博客,从目录中仔细查找,我先后翻阅了“昌乐村影”、“文辛友情”,没有;又翻阅了“私密博文”、“未分类博文”、“博文收藏”还是没有。“博文收藏”现在打不开了,但题目后边有时间,我就是想看这个时间,又是未果。
我下决心,从2010年到2017年的8月份和9月份文章,挨个地找,依然寻不到。唉!整整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已经是12点48分,不找了,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三)
以后切记:在正文里打上时间,在第一幅图片底下标上时间。
(四)
关于今年(2025)4月5日本人第三次游览鄌郚镇赵家岭“一线天”的文字,被我寻找第二次访问时间挤掉了,参考图片下边的注脚吧。
2025年4月7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趁着发文,说一件事儿:在新浪博客编辑文章必须注意险情!我这篇文章在这儿已经编辑大半,不知哪儿出错,突然一下子“无影无踪”了,这一次是重新编辑。
不知何时建了座“光机龙王庙”?
一线天北端的一大溜植物是“豆瓣菜”。
附一:从文友的微信群转过来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