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露子山登顶记

(2024-06-09 06:16:04)
标签:

车罗顶

雾露子山

昌乐境内海拔390米

原来的标注是381米

理应改过来

分类: 文辛随笔

                   雾露子山登顶记

                 ——2024531日四人行(第六集)

                               刘福新

关于登雾露子山,须稍加说明,是刘福秋先生指出的,老朽主张登攀的。因纪山未登攀,我心里着实有点儿不畅快,总觉得四个人来一趟不容易,不登山有何意思?但我知道他们三人是在保护我,去年我的病症他们都知道,唯恐老朽发生不测。可他们却不知道,我的病经过治疗,早已痊愈,体力精力都倍儿棒。

雾露子山虽是昌乐县海拔最高度,但从山下望,山并不高,信心十足。

一个用石头垒砌的岭子,他们要拉我,我从容上去了,继而,登山,大家放心了。

登山途中,我几次拍照,为的是记录登山的过程。

1140分开始登山,1147分我拍下了大家的登顶图片,总共用了不到十分钟。因此,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倒是看了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区之后,我想将前篇文章《在车罗顶上》评论区里刘福秋先生的话打下来——刘福秋先生说:“纪山,车罗顶,打鼓山,虽分属临朐、昌乐两县,但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一座东西向山脉,东西长十余华里,最高峰在纪山,海拔469米。车罗顶的高度,昌乐方面一直标注为381米,这次我们登上了车罗顶上的雾露子山,该山位于北冯家沟正西,属于北冯家沟地界,原来昌乐方面在标注车罗顶高度时,认为该山属于临朐县,故漏掉其390米的海拔高度,标注北冯家沟村北的山顶为381米,并正式成为昌乐县最高峰。打鼓山海拔高度379米。”

刘福秋先生接着又在我的《在车罗顶上》评论区发帖说:“为准确起见,刚刚又向北冯家沟村老支书赵昌文同志核实了一下,雾露子山北台地,山西一溜地,山前及雾露子山全部属北冯家沟所有,再往南那两座小山头亦属北冯家沟村。雾露子山西麓石坝崖及台地属临朐县山旺镇薛家沟。故昌乐县最高峰是雾露子山无疑,海拔高度390米。”

刘福秋先生的这两个评论帖子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海拔390米的雾露子山山顶才是正确的昌乐县最高峰,是昌乐地域内的海拔最高度。原先昌乐县标注的最高度381米应该尽快地改过来。

我还从我建的“看人间烟火”微信群里,看到了我的老领导马进书记(1982年昌乐五中书记)的一个长贴,他说:“看了福新老师新浪博客(第五集),深感您组织福秋玉成一起进行的这次车罗顶山高为390米,比原来志书记载381米高出9米,今后县志应该改过来。2004年我受县委宣传部安排,为编撰《昌乐历史文化丛书》其中《昌乐游记》一书,曾与王星营唐增志老师多次登上车罗顶打鼓山考察,多次采访春文三哥北冯村赵昌文老支书及当地民众,搜集有关车罗顶传说,如为何该山峰不称山而称顶?……我们采访时正看到北冯家沟村民们正在收割玉米,山顶还有一条平坦马车路。总之车罗顶的确是一座充满神奇的圣山,也是一方急待开发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宝地。望福新老师组织带领福秋玉成等老师不辞辛劳为昌乐多留下一些珍贵的史料!为您们的奉献精神礼赞!”

马老的这篇评论贴很长,我没能全部打下来,另外,马老说我组织的这个活动,并不合适,虽然,531日那天是我定下的采风地点,但,采风过程完全是刘福秋先生组织的。我不敢越俎代庖。

这几天,在我的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大家议论的很热烈,不止是微信评论区,还有“今日头条”的评论区,在第一篇里,我写了隋姑山,有个叫“了缘”的今日头条网友,带着明显的火气对我提出了批评,他说:“刘福新还是刘福秋?这是弄了个啥?咋没有刘福秋的影子?”我一看,这位今日头条的网友不了解我们四个人的出发情形,于是,我回复曰:“作者是本人,本人叫刘福新,昌乐二中退休教师;刘福秋,昌乐县卫生局干部,鄌郚司马沟人。这次活动,刘福秋在北鄌郚等着,我们三人从昌乐县城出发,途中,上了隋姑山。”

最后这一段属于题外话。

202468日深夜草稿,202469日早上发文


雾露子山登顶记
            拍于2024年5月31日11点40分。我们从这儿爬上去。
雾露子山登顶记
            好多蓬子菜!我已决定下山后就拔这种野菜了。

雾露子山登顶记
麦地上面就是山坡了。

雾露子山登顶记
              俯拍谷地。
雾露子山登顶记
             仰拍山顶。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登顶途中,我在后边拍。

雾露子山登顶记
     此时是11点47分。我们从西坡登顶,只用了7分钟。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用我的手机拍摄的,未进行处理。
雾露子山登顶记
                 同上。刘福秋先生代拍。

雾露子山登顶记
            山顶上有个坑。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东边山下的北冯家沟。
雾露子山登顶记

雾露子山登顶记
              下山时,我看到了一棵野菜,这种野菜俗称“刘姑嘴”或“榴箍嘴”

 雾露子山登顶记
          看到我拔蓬子菜,大家都拔起来。

前边挎着蓬子菜的是刘福秋先生,后边是李玉成先生,我们三人都拔了不少。

野菜是我和朱学刚师傅要了。因为多,我们两家的蓬子菜要吃好几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