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昌乐县红河镇店子村

标签:
昌乐县横河镇采风店子社区横河镇简介店子村简介2016年元旦曾访过 |
分类: 昌乐村影 |
为什么说是“再访”呢?因为本人2016年的第一天采访过。若用百度搜“刘福新红河镇店子”,互联网网页上会立即显示出来。我2016年元旦的这篇文章题目是《昌乐县红河镇店子采风略记(2016年元旦)》。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村庄,特将这篇文章复制粘贴,附在图片后边吧。
还在通往店子村的路上,我就兴致勃勃地拍开了,到了村西头,我喊停车,去拍一个独立的建筑物——粉坊。看圆形烟囱,这个粉坊时间不算久远,可能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
在村西头我拍摄了螳螂河,据微信朋友圈好友林恒介绍,螳螂河是汶河支流,在店子村西头转了个弯奔向汶河。可能属于季节河吧,有水流就好了。
西头的景儿不少,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树下是一个加油站。
刚进入店子社区大院,我拍下了“红河镇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屋后,给支书崔本贞拍照。
这个大院既是店子村两委,也是店子社区办公的处所,我这个人性子急,与支书崔本贞和社区主任贾克远接上头后,催促着合影,然后到大街小巷采风。
陆续拍过村民劳动、一家农户和夫妇、那棵有“瘿木”的柳树柞子(割倒了)、休闲体育场,最后拍电商,挺有规模,也挺有气势,不由得连连称赞。
据网上获悉,2022年,店子村与红河村等被潍坊市文旅局确定为“全市基层群众文体队伍建设先行先试单位”,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店子村的姓氏,我在2016年元旦采访时已经基本了解,可以参考图片之后的附件。
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店子村,我想把红河镇的沿革简介一下:
红河镇:明清和民国时属安丘县管辖。 1948年6月划归昌乐县,始称清泉区,1951年改称昌乐县第十一区。1958年1月分为红河、平原两个乡,9月合并成立跃进人民公社。1960年更名为平原人民公社, 1981年又更名为红河人民公社。1984年5月体制改革分为红河镇、平原乡。2001年3月区划调整合为红河镇。
2023年11月16日晚上发于头条
幸而2016年元旦到红河镇东皋营采风,幸而妹夫邓汉军的老同事将午饭设在邻村店子,幸而午间小酌选在了长长的走廊上,幸而我抬头望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幸而这个熟悉的身影是昌乐县教育教学历史课同行崔务喜,幸而2016年元旦这天是崔务喜的兄长过生日……
有了以上的“幸而”,我在历史课老同行崔务喜的陪同下采访了他的故乡店子。
倘若一个人的生命是热情奔放的,这个人肯定在人生之旅中遇到不少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不论是哪一种,都与缘分有关——要不怎么会在一个地点一个时间遇见一个熟悉的老朋友或萍水相逢的人呢?
店子,曾用名吴家院庄、车辋店子。行政隶属红河镇,位于镇境东南部。元代,吴姓立村,名吴家院庄。明隆庆二年,村被洪水冲没。次年,张、薛二姓逃荒至此,恰值车辋散坏,遂定居于此,取名车辋店子,简称店子。
据崔务喜老师所记,店子计有姓氏13个(幸而遇到了这位高中历史课老同行,记得扎实)。如今的店子大姓有四:赵、萧、崔、江。另有人口相对少些的姓氏:张、王、李、刘、薛、孙、林等。
据反映,民国时期,村民间因闹矛盾,有人勾结土匪,将崔、萧中的两家绑票,并残忍的“撕票”。
采风时间虽然不很长,但拍下来的图片比较丰富,包括店子大集(下午基本散集了)、一棵长着癭木的大榆树、崔务喜大哥正在过生日的喜气洋洋的院落、村委大院、村中崔务喜的一个亲戚、村西头的亭子、一辆刚刚过来的长途客车。
说到昌乐长途客运汽车,“昌乐——店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虽然,这路车我从未接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