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历七月十四回小埠前老家祭祖

(2023-09-03 08:53:00)
标签:

中元节回老家祭祖

8月29日七月十四

关于鬼节的知识

我的长篇历史小说

有鬼节的叙述

分类: 文辛随笔

农历七月十四回小埠前老家祭祖

刘福新

中元节是个什么节日?大家都知道,不须老朽絮聒。再说,关于这个“孝亲节”是非常重要的,别的时候可以不上坟,这个却万万不可忘记,说透了这是个“鬼节”,是“那边”的亲人最重要的节日。

说一段往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教育局教研室在昌乐三中(鄌郚)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每一个学科由各科县教研室的教研员带领,午餐当然也是。那一天恰好农历七月十五,酒席间,有人提出“我们这些从益都师范毕业的谁的岁数大呀?”我说:“我们三个(三中副校长张建成、一中历史教师王连之,五中历史教师刘福新)都是1948年生人啊,可能我的二月十四生日最大吧?”大家问王连之,王连之故意卖了会儿关子,突然高声说:“我的生日最好记,就是今天呀,鬼节,上坟的日子。”我说:“我老家都是七月十四上坟,我昨天下午已经上过坟了。”王连之回我一句:“你们老家的鬼大!”惹得在座的各位哈哈大笑。

这段往事,也说明一个问题,虽然都是“鬼节”,但祭祖的时间不完全一样。

为了说明这个“鬼节”(对故世的亲人大不敬,但为了说明问题,我只能这么叙述),今从我的长篇历史小说摘录几段(我现在都从百度里搜,若是从我的书里找,太费劲了):

(长篇小说连载)《侯景乱梁》第四十五章 薄云淡月——摘录

翌日即是七月十五,周氏拿上两串女钱,与碧桃各乘一顶凉轿,往历阳城西的化度寺而来。只见这化度寺位于一座小丘上,古木参天,紫薇丛生,奇石夹道,罡风拂拂,寺院正中有步云桥,流水潺潺,香客到此,犹如从凡尘步入佛国。 过了步云桥,便是大殿,殿内雕梁画栋,中间的一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的一尊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右边的一尊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碧桃与周氏赶来时,早已由一位世家豪族为首,排列上了百种饮食,纸钱烧着的光一闪一闪,黑色的纸灰和成捆的香燃起的雾弥漫着殿堂,仿佛那些堕入冥界的饿鬼在尽情地啜食着阳间亲人的恩赐一般。

周氏与碧桃也将自己准备的斋食摆上。周氏是祭其母亲,碧桃祭的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她的尹圭哥。只听周氏口中嘟嘟哝哝,碧桃也就照着说下去……但碧桃明显觉出,周氏根本说得牛头尽对马嘴,有些儿好笑。譬如她将佛弟子目莲尊者叫成了观音菩萨 ,还将向佛求救说成了向神求救等等。看来这位一字不识的周氏根本不知道庙、寺、观有什么区别。碧桃对周氏说:

夫人,庙是庙宇,里面奉祀的是',譬如那文庙孔圣人庙和武庙关帝庙;我们来的这地方是寺,是佛教的,奉祀的是',我看碑文上的解释,目莲尊者就是一位佛;观是道教的,里面奉祀的是'。刚才我听您又是佛又是神又是仙的,岂不是混在一起了吗?

盂兰盆斋:据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印度之语,此云倒悬。盆乃华夏之音,乃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盂兰盆斋源自佛弟子目莲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目莲尊者虽有神通,却无力拯救,向佛求援。佛示于七月十五日以百种饮食供养佛、法、僧三宝,仰大众之恩光,可解饥饿倒悬之苦。另:中国古代亦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佛教中这一天称为佛欢喜日,亦称孝亲节

每年的七月十四(我老家小埠前都是七月十四上坟),祖茔里玉米又高又密,根本走不动,得扒拉开玉米叶子艰难行进,庄稼人爱惜土地,焚烧“冥币”也没有个地方,还得兼顾村人的庄稼,很犯难的。

七月十四(2023829日)依然是我和老伴、大儿子回老家的。上坟途中与回城路上都拍了一些图片。

202393日上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