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五十八)小二

(2023-08-17 12:10:59)
标签:

聊斋志异

蹇涩字词浅解

小二

经济头脑

适于商界学习

分类: 聊斋浅解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五十八)小二

      刘福新

【原文译文对照】

滕邑赵旺,夫妻奉佛,不茹荤血,乡中有善人之目。家称小有。一女小二,绝慧美,赵珍爱之。

(滕县有个叫赵旺的人,夫妻二人都信佛,不吃荤,被村中的人看做善人,家中过着小康生活。他们有一个女儿叫小二,长得聪明美丽,赵旺夫妻爱如掌上明珠。)

 年六岁,使与兄长春,并从师读,凡五年而熟五经焉,同窗丁生,字紫陌,长于女三岁,文采风流,颇相倾爱。

(小二六岁时,就让她与哥哥赵长春一起跟老师读书,五年的工夫熟读了五经。同学中有个姓丁的学生,字紫陌,比小二大三岁,长得风流潇洒,文采也很好,他们二人互相爱慕。)

私以意告母,求婚赵氏。赵期以女字大家,故弗许。

(丁生私下告诉母亲,向赵家提亲。而赵旺想让女儿找个有钱的大户人家,所以没有答应这门亲事。)

未几,赵惑于白莲教;徐鸿儒既],一家俱陷为贼。小二知书善解,凡纸兵豆马之术, 一见辄精。小女子师事徐者六人,惟二称最,因得尽传其术。赵以女故,大得委任。

(过了不多时,赵旺参加了白莲教。徐鸿儒造反后,一家人都成了贼寇。小二知书善解,对剪纸作马,撒豆成兵的法术,都能一见就通。有六个小女孩跟徐鸿儒学艺,唯有小二学得最好,因而很快学到了徐的法术。赵旺也因为女儿学的武艺好而得到了重用。)

时丁年十八,游滕泮矣,而不肯论婚,意不忘小二也。潜亡去,投徐麾下。

(这时,丁生已十八岁了,在县里中了秀才,一直没有成亲,因他心里忘不了小二。一天,他忽然从家里逃了出来,投到徐鸿儒部下。)

女见之喜,优礼逾于常格。女以徐高足,主军务;昼夜出入,父母不得闲。丁每宵见,尝斥绝诸役,辄至三漏。丁私告曰,小生此来,卿知区区之意否?女云:不知。

(小二见了很高兴,对丁生特别好。小二是徐的高徒,在徐部主持军务,日夜忙碌,连自已的父母都不常见,可她与丁生每晚都在一起谈话,并且谈话时将仆役都打发走,每每谈到夜里三更多天。有一次,丁生私下对她说:我来这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小二回答说:不知道!

丁曰:我非妄意攀龙,所以故,实为卿耳。左道无济,止取灭亡。卿慧人,不念此乎?能从我亡,则寸 心诚不负矣。

(丁生说:我不是为了想出人头地。我所以来,实在是为了你。白莲教本是左道旁门,无济于事,只能是自取灭亡。你是聪明人,难道不明这个道理吗?你若能跟我走,就不辜负我找你这份心意了。

女怃然为间,豁然梦觉,曰:背亲而行,不义,请告。

(小二听了,黯然地思索了一会,心里如梦初醒。她对丁生说:咱们背着我父母走了,是为不义,咱们去告诉他们!

二人入陈利害,赵不悟,曰:我师神人,岂有舛错?

(于是二人到了赵旺夫妇处,向他们说明利害。可赵旺不觉悟,还说:我师傅是神人,绝不会错!

女知不可谏,乃易髫而髻。出二纸鸢,与丁各跨其一;鸢肃肃展翼, 似鹣鹣之鸟,比翼而飞。

(小二知道不能再劝了,就把辫子梳成小髻,拿出两个纸鸢,与丁生每人骑一个。纸鸢慢慢展开双翅,像比翼鸟一样双双飞走了。)

质明,抵莱芜界。女以指拈鸢项,忽 即敛堕。遂收鸢。更以双卫,驰至山阴里,托为避乱者,僦屋而居。

(天明,来到莱芜地界,小二用手捻一下鸢脖子,二人就双双着了地。他们收了鸢,换骑两匹驴,一路小跑奔驰到山里,假装是来避难的,赁了房子住下了。)

二人草草出,啬于装,薪储不给。丁甚忧之。假粟比舍, 莫肯贷以升斗。女无愁容,但质簪珥。闭门静对,猜灯谜,忆亡书,以是角低昂;负者,骈二指击腕臂焉。

(二人逃走时,因为比较匆忙,带的衣服不多,柴米也没有。丁生很是犯愁,向邻居家借,也没有人肯借给。然而小二却面无愁容,只是卖簪子、耳环等首饰度日。二人闭门静坐,互相猜灯谜,背诵过去学过的书,以赌输赢、论高低。谁输了,谁就被对方用手指打板子。)

西邻翁姓,绿林之雄也。

(他们住的西邻有个姓翁的人,是个绿林好汉。)

一日,猎归。女曰:“‘富以其邻,我何忧?暂假千金,其与我乎! 丁以为难。女曰:我将使彼乐输也。

(一天打猎回来,被小二看见了,对丁生说:这个人很富,我们愁什么?暂借他一千两银子用用,不知肯借不肯借?丁生认为不好办。小二说:我要让他自愿拿出银子来!

乃剪纸作判官状,置地下,覆以鸡笼。然后握丁登榻,煮藏酒,检《周礼》为觞政:任言是某册第几叶,第几人,即共翻阅。其人得食旁、水旁、酉旁者饮,得酒部者倍 之。既而女适得酒人,丁以巨觥引满促釂。

(她就剪了个纸判官,放在地上,盖上个鸡笼子,然后拉着丁生上了床,摆上存下的一点酒,拿出《礼记》来行酒令。随便说书上第几册、第几页、第几行,然后翻书检阅。如果这一行是字旁,字旁或字旁,就喝一杯酒;若是字部,就加倍喝。小二正好翻到酒人,丁生就以大杯斟满给小二喝。)

女乃祝曰:若借得金来,君当得饮部。丁翻卷,得鳖人。女大笑曰:事已谐 矣!滴沥授爵。丁不服。女曰:君是水族,宜作鳖饮。

(小二祝祷说:我若是能借来银子,你就得饮部。丁生一翻书,得鳖人。小二大笑着说:事情成了!斟上酒拿给丁生。丁生不服。小二说:你是水族,应该和鳖一样喝酒。

方喧竞所,闻笼中戛戛。女起曰:至矣。启笼验视,则布襄中有巨金,充溢。丁不胜愕喜。

(正在互相喧闹间,忽听鸡笼里嘎嘎有声。小二说:来了!打开鸡笼一看,下面满满一袋银子。丁生又惊又喜。)

后翁家媪抱儿来戏,窃言:主人初归,篝灯夜坐。地忽暴裂, 深不可底。一判官自内出。言:我地府司隶也。太山帝君会诸冥曹, 造暴客恶,须银灯千架,架计重十两;施百架,则消灭罪愆。主人骇惧,焚香叩祷,奉以千金。判官荏苒而入,地亦遂合。

(后来,翁家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来串门,偷着说:我家主人刚从外边回来,点上灯才坐下,就见地上忽然裂了一道缝,深不见底。一个判官从缝里出来说:我是地府的官吏。泰山帝君召集阴曹官吏造恶人名录,需要银灯一千架,每架用银子十两。你施舍一百架,就能消除你的恶行。我家主人害怕已极,烧香叩头,捐上一千两银子,判官才回去了,地上的缝也合起来了。

夫妻听其言,故啧啧诧异之。而从此渐购牛马,蓄厮婢,自营宅第。

(丁氏夫妻听了,故意装得非常诧异。自此以后,丁氏夫妻渐渐购买牛马,雇用丫鬟、仆人,自己新盖了房子。)

里无赖子窥其富,纠诸不逞,逾垣劫丁。丁夫妇始自梦中醒,则编菅爇照,寇集满屋。二人执丁;又一人探手女怀。女袒而起,戟指而呵曰:止,止!盗十三人,皆吐舌呆立,痴若木偶。女始着裤下榻,呼集家人,一一反接其臂,逼令供吐明悉。

(本村的一帮无赖之徒,见他们一下子富起来,就纠集一伙坏人,跳墙进了丁家抢劫。丁氏夫妇从梦中醒来,点着苫子一照,贼已满了屋子。两个贼捉住丁生,一个贼伸手向小二怀中乱摸。小二赤着身子起来,用手一指说:别动!别动!就见贼寇十三人都吐着舌头,呆若木鸡,一动也不能动。小二这才穿上衣服下床,招呼众家人来,把盗贼一个一个都绑起来,逼他们招供了罪行。)

乃责之曰:远方人埋头涧谷,冀得相扶持;何不仁至此!缓急人所时有,窘急者不妨明告,我岂积殖自封者哉?豺狼之行,本合尽诛;但吾所不忍,姑释去,再犯不宥!诸盗叩谢而去。

(小二于是责备盗贼说:我们是从远处来这里避难的,希望大家互相帮助,为什么你们竟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人都有一时富裕贫穷的时候,日子困难的不妨明说,我岂是那种视财如命的守财奴?按你们的这种豺狼行为,本应都杀掉,可我心里不忍。暂时先放了你们,以后要是再犯,定杀不饶!盗贼们叩头谢恩而去。)

居无何,鸿儒就擒,赵夫妇妻子俱被夷诛。生赍金往赎长春之幼子以归。儿时三岁,养为己出,使从姓丁,名之承祧。于是里中人渐知为白莲教戚裔。

(小二与丁生在这里住了不长时间,徐鸿儒就被官府擒住了,赵旺夫妇一家也诛连被杀。丁生帮助小二带了银子去官府赎回哥哥赵长春的小孩。这孩子当时才三岁,丁生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来抚养,改姓丁,叫丁承祧。于是这村中的人,渐渐知道丁氏一家是白莲教的遗属。)

适蝗害稼,女以纸鸢数百翼放田中,蝗远避,不入其陇,以是得无恙。里人共嫉之,群首于官,以为鸿儒余党。官瞰其富,肉视之,收丁。丁以重赂啖令, 始得免。

(这年正遭蝗灾,小二剪了几百只纸鸢放在自己的地里,吓得蝗虫都飞不进她的田,免了一场灾害。村中的人都嫉恨他们,向官府告发他们是徐鸿儒的余党。官府见丁家很富有,想敲诈他们,就把丁生抓起来。丁生拿钱重重贿赂县官,才免了牢狱之灾。)

女曰:货殖之来也苟,固宜有散亡。然蛇蝎之乡,不可久居。因贱售其业而去之,止于益都之西鄙。

(小二说:咱们的钱来得不太明白,也该散散财。但这里的人心如蛇蝎,不能久住。因此,他们就贱价变卖了家产,搬到益都西边去住。)

女为人灵巧,善居积,经纪过于男子。常开琉璃厂,每进工人而指 点之,一切棋灯,其奇式幻采,诸肆莫能及,以故直昂得速售。

(小二为人心灵手巧,会过日子,经营家业比男人还强。他们开了个琉璃厂,雇了工人,小二亲自教他们制作技术。他们生产的玻璃灯具,样式奇巧,色彩缤纷,其它厂子都比不上。因此,他们生产的货虽然价钱高,可还是卖得很快。)

居数年,财益称雄。而女督课婢仆严,食指数百无冗口。暇辄与丁烹茗着棋, 或观书史为乐。钱谷出入,以及婢仆业,凡五日一课;女自持筹,丁为之点籍唱名数焉。勤者赏赉有差,惰者鞭挞罚膝立。

(几年后,丁家就更豪富了。小二管理工人很严格,几百人干活,没有敢偷懒的闲人。小二工作之余,经常与丁生品茶、下棋,或者以看史书为乐。家里的财务收支及奴婢、仆人的工作,小二都是每五天检查一次。检查时,她手里拿着计工作数量的筹子,丁生拿着名册点名。对勤快的进行奖赏,多少不等;对懒惰的当众打板子,或者罚跪。)

是日,给假不夜作,夫妻设肴酒,呼婢辈度俚曲为笑。女明察如神,人无敢欺。而赏辄浮于其劳,故事易办。村中二百余家,凡贫者俱量给资本,乡以此无游惰。

(检查的这天,全体放假休息,晚间不干活。小二与丁生招呼奴婢唱俚曲饮酒作乐。小二明察秋毫,没有人敢欺骗她。奖赏时又超过工人的劳动,所以事事顺利;村中二百多户人家中,有个别穷的,小二就酌情帮助他们些资本谋生,所以,这村里没有无业游民。)

值大旱,女令村人设坛于野,乘舆野出,禹步作法,甘霖倾注,五里内悉获霑足。人益神之。女出未尝障面,村人皆见之。或少年群居,私议其美; 及觌面逢之,俱肃肃无敢仰视者。

(有一年大旱,小二命人在野外设坛,夜里坐车到坛上,作起法术,就下了大雨,五里以内雨水充足。人们更感到她的神奇。小二出门从不遮面孔,村里人都认得她。有的少年聚起来议论她长得漂亮,但见到她时,都肃然起敬,没有敢仰头直看她的。)

每秋日,村中童子不能耕作者, 授以钱,使采荼蓟,几二十年,积满楼屋。人窃非笑之。

(每年到了秋天,村中的童子不能干重活的,小二都给孩子钱,叫他们去采野菜,二十年积了一楼阁。村里的人都偷着笑她。)

会山左大饥,人相食;女乃出菜,杂粟赡饥者,近村赖以全活,无逃亡焉。

(可是后来山东发生了灾荒,饿得人吃人。这时,小二拿出野菜来掺上粮食给人吃,邻近村的人都得了救,没有到外地去逃荒的。)

异史氏曰:二所为,殆天授,非人力也。然非一言之悟,骈死已久。由是观之,世抱非常之才,而误入匪僻以死者,当亦不少。焉知同学六人中,遂无其人乎?使人恨不遇丁生耳。

异史氏说:小二的所作所为,乃是天赋使然,并非后天努力可成。但是如果不是丁生一言点拨,恐怕早已横死许久。由此观之,世上拥有不世才华的但是误入匪盗虎狼之中而丧命的,应当不少。谁知道小二的同学六人中没有和她才华相匹的呢?让人遗憾没有遇到丁生那样点化他们的人啊!

 

【蹇涩字词浅解】

      滕邑:滕县,明清时属山东兖州府。

善人之目:有善人的名声。目,称。

字:论婚。

白莲教:流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民间宗教,起源于佛教净土宗一派的白莲宗。元明接受其他宗教影响,由崇奉弥勒佛转而奉无生老母为创世主:称白莲教。元代后期至明清,屡遭严禁,而教派林立,流传很广,常被用来发动农民起义。如元末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起义、明末徐鸿儒起义,都是由白莲教发动的。

徐鸿儒:山东巨野人,明代后期农民起义领袖。天启二年,联合景州于宏志,曹州张世佩,艾山刘永明等起义,攻下巨野、邹县、滕县等地,切断漕河粮道。后遭镇压,被俘死难。

纸兵豆马:剪纸为兵,撒豆成马。旧小说和民间故事中常讲到这类法术。

游滕泮:为滕县县学生员。明清在家塾读书的学童经过学政考选,进入府、州、县各级官学读书,称游泮,也就是成了生员或秀才。泮,泮 宫,周代的地方官学。

麾(hu)下:将旗之下;犹言军中。

闲:同,参预。

      怃(w)然为间:茫然自失,停顿不语。怃然,怅惘失志的样子。间,间歇,停顿。

豁然梦觉:豁然领悟,如梦初醒。

舛(chun)错:谬误,差错。

易髫(tiáo)而髻:把少女的披发挽成妇人发髻。表示已经出嫁。髫,童年男女披垂的头发。

纸鸢:有时作为风筝的通称,此特指鹞鹰形状的纸鸟。鸢,鹞鹰,又名鹞子。

肃肃:风声。

鹣鹣(jinjin):即鹣鸟、比翼鸟,《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质明:天色刚亮。质,正。

莱芜:县名。在滕县东北,相距四百余里。

僦屋:赁房。

    啬于装:指带的东西不多。啬,俭薄。装,行装。

薪储不给:犹言生活日用不足。薪储,柴米之类生活储备。不给, 不足。

假栗比舍:向邻居借粮。

质簪珥:典当发簪、耳坠之类首饰。质,抵押。

灯谜:把谜语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叫灯谜。

亡书:此指读过而今已失落或不在手边的书籍。亡,遗失。

猎归:这里指劫掠财物归来。

富以其邻:意谓因邻人而致富。《易·小畜》九五爻辞: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乐输:自愿拿出。输,捐输。

判官:佛教传说阎罗王属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民间传说 判官是替阎王及其他神管理文案的官员。

检《周礼》为觞政:意谓翻阅《周礼》的字句,据以定罚酒之数。《周礼》,书名,原名《周官》,封建时代列为经书。觞政,犹言酒令。

 任言:随便说出。

其人二句:意谓翻得《周礼》以为偏旁之字者,罚饮酒;翻得部之文者,加倍罚饮。按《周礼》有关部分,集中记载了负责周王朝饮食祀享的官吏奴仆及各类饮食的名称,所以符合上述情况的文字不少,较易检得。

酒人:《周礼》篇名。《周礼·天官·酒人》: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

巨觥(gng):大酒杯。引满:斟满酒杯。促:催对方干杯。

鳖人:《周礼·天官》篇名。

滴沥:形容倾壶斟酒。

鳖饮:宋石曼卿狂纵,每与客痛饮,以藁束身,引首出饮,饮毕复 就束,谓之鳖饮。见沈括《梦溪笔谈·人事》。此句系由鳖人而及鳖饮故实。按鳖人非属食旁、水旁、酉旁及酒部之文,故小二罚丁酒而丁不服

司隶:古代负责督捕盗贼之事的官吏。

太山帝君:泰山神,即东岳天齐大帝,传说是阴司众神的领袖。

暴客:指强盗之类犯有暴行的人。恶篆:罪行簿。底本误为恶绿,此从二十四卷抄本。

    不逞:不逞之徒,即为非作歹的人。

编菅(jin):本指用茅草编的草苫。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编菅焉注。此犹束茅,即火把。

戟指:用食指、中指指点,其形如戟,行法术时的手势。

    缓急:复词偏义,意为窘困、急需。

积殖自封:积财自富。殖,孳生利息。封,富厚。

戚裔:亲属和后代。

群首(shòu)于官:结伙向官府告发。首,告发罪行。

瞰(kàn):俯视。这里是垂意、窥知的意思。

肉视之:视丁生夫妇如俎上鱼肉。

苟:苟且,不正当。

蛇蝎:喻人情险恶。

益都:县名,属山东省。在莱芜县东北,明清属青州。西鄙,犹言 西乡。

琉璃厂:烧制琉璃器皿的工厂。琉璃,用粘土、长石、石青等为原 料而烧制的器皿,如琉璃砖、瓦等。

    食指数百无冗(rng)口:几十个人吃饭,却无闲人。食指,借指人口。一 人十指,为一口。冗,多馀、闲散。

点籍唱名数:检查帐本和登记簿,报出收支以及仆婢作业的名称和数量。点,按验。

罚膝立:犹言罚跪。

度俚曲:唱地方俗曲。

禹步: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一足后拖,如跛足状。据传禹治洪水时因患偏枯之病以致如此行步,而为后世俗巫听效法。详《尸子·广泽》、扬雄《法言·重黎》晋李轨注。

霑(zhn):同

障面:旧时青年妇女外出常以黑纱遮面。

觌(d)面:对面相见。

肃肃: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肃肃,敬也。

荼蓟:两种荒年代食的野菜。荼,即苦菜。蓟,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大蓟、小蓟两种。

山左:旧称山东省为山左,因在太行山之左,故云。

殆天授,非人力:意思是,小二一生不平凡的经历和作为是天赋使 然,非后天学习可致。《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语:且陛下所谓天授, 非人力也。

骈死:与白莲教中同伙,一起被杀。韩愈《杂说》四曾说,千里马如果不得其遇,也会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误入匪僻:谓误与邪僻之人为伍,误入歧途。匪僻,邪僻。

同学六人:指上文小女子师事徐者六人

 

【文辛曰】

此篇,读过不止四五遍,故事细节尚可复述。印象最深者当为小二的经济头脑不是一般人也!古书《红楼梦》谈贾探春、王熙凤,据我看来。比之小二差得没影子了。当然我并不相信什么邪术,而是非常佩服小二的经济才能。

您看,他们从莱芜迁移到青州西部之后,小二的经济头脑更体现了出来。您看,她开琉璃厂,生产的灯样子新颖,价格高却很容易卖。几年功夫,富甲一方。小二对工人管理很严格,她的工场几百工人,没一个吃闲饭的。小二还懂得劳逸结合,闲暇时,跟丈夫下棋,喝茶,看历史文学书。她对来往帐目和工人劳动,五天检查一次,自己拿着帐本,丈夫点名,干活卖力的工人受到奖励,偷懒的工人罚跪。小二的工厂五天一检查,检查这天休息,夫妻饮酒取乐,让奴仆们唱俚曲。小二对工人的奖励总是超过他的功劳。小二是个富有活力的新型资产者,是管理高手,懂市场,知道把握顾客的猎奇心理,掌握市场。会赚钱,也会享受。工作之余,品茶、下棋,看书,休假日摆起酒席唱俚曲,就像现在唱通俗歌曲。她过的不是传统地主守财奴式生活,而带有新型享乐型资本家特点。《小二》反映了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女性的能力与地位。展示了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和趋于平等的爱情生活。小二跟黄英一样摒弃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女性模式,在她的琉璃厂中,小二豪迈地摆出了主管架势,丈夫只是一个工作上的帮手而已。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与地位的提高,使得小二成为真正的独立不依的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庸。

从这个故事里,作者似乎要说明的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走邪道则不得善终,走正道则得福得吉。而改邪归正,善莫大焉。

赵旺夫妇,有善人之称,但因走上邪路,都被诛杀。小二也走上邪道,学得法术,但被人点醒,从邪道上退了出来。

从邪道上退了出来,却并不意味着能立即走上正道。小二的故事便是如此。他们从白莲教里逃出来后,避难于深山之中,但是薪储不给,于是以法术巧取他人钱财。虽然取得巧,人不知,鬼不觉,运筹帷幄,颇有儒雅之风.但毕竟是邪而不是正,所以虽渐渐富有.但脱不掉灾难。于是有盗贼入室,于是白莲教败后依然受到牵连,于是丁生进入监狱,于是不得不将巧取来的钱财去大量行贿,等等。

只有真正走上正路、弃除邪恶,小二得以解脱灾祸。她不再靠巧取,而靠行商.自食其力,于是数年财益称雄.对奴婢赏罚分明.对乡民给于周济,使用法术是为了行善积德、救灾救民,所以人益神之,村人敬仰。作者有意将正邪作一对比,以说明人生之路的方向的重要性。他怕人不明白这故事的含义,故而在异史氏曰中还着重加以说明。

单单劝人走正路,有本事必须用到正当的地方这一点来说,蒲松龄未必不对。但是把1622年白莲教徐鸿儒领导的农民起义看成是邪恶的代表.这就不能不说他思想上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了。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许多地方是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如西邻翁姓,为什么富.因为他是绿林之雄;为什么盗贼入门,是因为无赖子窥其富;为什么把丁生入监?实际七并不因为鸿儒余党,而是因为官啖其富。还有,故事巾多次提到天灾、蝗灾、旱灾,山左大饥,等等,客观上从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事实。

作者蒲松龄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指责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又同情老百姓的啼饥号寒。

另外,关于民情民俗的透露也夹杂在行文之间。从小二一生中所居住的地方有出生地藤县,有与丁生(字紫陌)私奔的莱芜,有从莱芜迁移的益都“益都之西鄙”,最后在益都西部平安定居,内中有一句:“里人共嫉之,群首于官”,是写的莱芜山里,还有一句:“然蛇蝎之乡,不可久居。”还是写的莱芜山里。且不说,蒲松龄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但作者有意无意地反映了地域之间的民情民俗却是真的。

特别说明,本人是非常尊崇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每一个比较大的区域都有一定范围的民情民俗,有敦厚有奸诈,有大度有吝啬,有诚恳有狡猾。不用说别的,就说我们昌乐县,就能看出君子之风与小人之风的显著区别来。诚然,一个地方有人品好的也有人品差的,但“大气候”却是任何人都曾经或者将要觉察到的。本人教学40年(1968——2008),哪儿的学生是什么德性还是了然于胸的。

  2023817日中午发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