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庄采风仍然收获满满

标签:
昌乐开发区商家庄古树古楼赵俊亮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商家庄采风仍然收获满满
刘福新
我为何拟了这么个题目?
一来,我已经三次发表过与商家庄密切相关的图文,昨天夜里我还用百度搜了搜,那三篇文章都还在,我感到欣慰。
二来,时隔多年,商家庄已不是原先的模样,包括人事和物事,可以用“物是人非”来解释,也可以用“物非人非”来解读,这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不无关系,看来农村振兴这个目标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三来,我看到了一处宅院,好似是从沧桑中焕发出新意,那新颖的小二层门楼,那盎然挺立于墙内的修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文学滋味。
第四,在我的记忆中,只要走出去,无论到什么地方,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即将走出商家庄的那一刻,我认识了一位青年朋友,从新近交流的帖子里,我知道了他的名字——他叫赵俊亮,昌乐一中97年毕业,现就职于上海。探亲期间,我们幸遇了,当即加了微信朋友圈好友。我答应尽快地将商家庄图文在新浪博客、今日头条、个人图使馆、腾讯秋秋以及微信发出,但我的文章夜里偏大,不可能一日数篇,总得给读者留点儿消化和吸收时间……
正文就说这些吧,有关商家庄的某些资料,我重新整理了一遍,贴在图片下边,以备读者参考。
2023年8月4日中午发于头条
图片不全,选了不到四分之一。
附一:商家庄文字资料
商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今属昌乐开发区。明初,商氏立村,取名商家庄,后商氏绝裔,赵氏迁入,村名沿称。
……(前边的统统略去)
下面,我要谈谈商家庄古楼了。
据了解,这座古楼座落在商家庄中部,是二层,带一个小院,楼高约11米,长11米,宽7米,底部1.5米为青石板砌成,上部全部是青砖结构。该楼除南面门口上墙出现明显的裂痕外,其余基本保存完好。
据当地村民讲,村里的五六十岁的老人也记不得该楼建于什么年代,只知本村有一姓赵的人家,老辈里就住在这座老老楼里。现在的主人叫赵宝修。如果细观此楼,显然在四周低矮的草屋、平屋、瓦房中格外显眼;而且,此楼根基往上逐渐缩小,建筑相当稳固。一楼有一门两窗,二楼有三个窗户,皆为斗拱形木质结构。屋檐瓦当基本完好,两边檐瓦上刻有“磐石”二字。楼四角砖雕已脱落,楼北墙上留有一斗拱窗,窗扇也已腐朽。
从建筑规模、建筑特点看,该楼的地势选择在较高的地方,建筑设计科学,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系能工巧匠所为,虽经百余年风雨仍然屹立,不由地让人生发许多感慨。
此楼是什么年代的建筑,已找不到明确的文字记录,根据当地的传说和村名的来历,结合明代建筑风格比较粗犷、装饰比较简洁,屋面呈45度角的特点,以我们所见的明代建筑为参考,认为此楼可能是明代晚期建筑。
说起商家庄,奇闻异事十分多。譬如“孝子亲自抬棺材”的故事。说的是1949年那一年,有个叫赵豫章的老人去世,楸木棺材太重,除了赵豫章两个儿子赵显纶、赵显经以外,无人抬得动。要说“白公事”吗,孝子的任务就是哭丧送殡,棺材是由别人抬。一般来说,抬棺材的时候,前面和后面各有一个身强力壮的人“背大扣”,旁边各有四个人搭把手,这十个人合力将棺木抬出屋门,再抬出大门,放到“驾子”上,最后由另外的十六人抬着“驾子”到墓地下葬。“白公事总管”犯了难,对赵氏兄弟说:“你看看,平日里乡村父老有公事,都是你兄弟出大力,现如今你家有公事,大伙子却帮不上这个忙。这样吧,大伙子凑钱,雇两个外地人'背大扣’吧。”赵显纶、赵显经兄弟俩一听,断然不肯,他俩说:“不行不行!怎么能让大家伙子花钱?别人家办白公事,我们能背,我们自家的老人怎么就不能背?”于是,赵家的大殡顺顺利利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