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四十八)林四娘

(2023-07-29 06:07:59)
标签:

聊斋志异

蹇涩字词浅解

林四娘

分类: 聊斋浅解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四十八)林四娘

刘福新

【原文与译文对照】

青州道陈公宝钥,闽人。夜独坐,有女子搴帏入。视之,不识;而艳绝,长袖宫装。笑云:清夜兀坐,得勿寂耶?公惊问:何人? 曰:妾家不远,近在西邻。(在青州道任职的陈宝钥公,是福建人。一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看书。有一个女子掀起帘子走了进来,陈公抬头一看,不认得这女子。但她长得艳丽绝世,身上穿着宫里的服装。女子笑着对陈公说:冷冷清清的深夜里,独自一人坐着,不觉得寂寞吗?陈公惊奇地问她是什么人,女子说:妾家住不远,就在你的西邻。

公意其为鬼,而心好之。捉袂挽坐,谈词风雅,大悦。拥之,不甚抗拒。顾曰:他无人耶?公急阖户,曰:无。促其缓裳,意殊羞怯。公代为之殷勤。女曰:妾年二十,犹处子也,狂将不堪。狎亵既竟,流丹浃席。(陈公料想她可能是个鬼,但心里却非常喜欢她,于是走过来挽着她的手请她一起坐下。女子说话言词风雅,陈公很是赏识,坐在女子身边拥抱她,她也不太拒绝。女子四下里看看,说:屋里没有别人吗?陈公急忙起来关上门,说:没有别人。陈公催女子脱衣上床,但她却非常羞涩害怕。陈公殷勤的替她脱下衣服,女子说:妾虽然二十岁,但还是个处女,粗暴了的话可不堪忍受。于是两人欢好,缠绵悱恻,床席上沾了点点滴滴的血迹。)

既而枕边私语,自言林四娘。公详诘之。女曰:一世坚贞,业为君轻薄殆尽矣。有心爱妾,但图永好可耳,絮絮何为? (亲热过后,两人躺在枕边说悄悄话,女子说自己叫林四娘。陈公又问她的身世,她说:我一生坚贞清白,现在已被你破坏轻薄完了。你有心爱我,就图个永远相好,何必多问?

无何,鸡鸣,遂起而去。由此夜夜必至。每与阖户雅欢。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过了一段时间,鸡叫天明,女子穿衣起身走了。)

公遂意其工于度曲。曰:儿时之所习也。公请一领雅奏。女曰:久矣不托于音,节奏强半遗忘,恐为知者笑耳。(从此,女子夜夜必来。每次来,二人都关上门对饮,说话很投机。谈到音乐韵律,林四娘都很精通。陈公说:你一定会唱歌曲。四娘说:小的时候学过一些。陈公请求她唱一曲听听,她说:很长时间不唱了,音阶节奏多半都忘记了,唱了恐怕叫内行笑话。

再强之,乃俯首击节,唱伊凉之调,其声哀婉。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女曰:声以宣意,哀者不能使乐,亦犹乐者不能使哀。两人燕昵,过于琴瑟。(陈公一再要求,她才低下头来敲打节奏,唱伊凉之曲,声调哀怨婉转。唱完后,便哭了起来。陈公也被她打动,心酸悲伤,上前抱着四娘安慰说:你不要唱亡国曲调,令人抑郁。四娘说:音乐是表达人的感情的,悲哀的人不能叫他欢乐,就如欢乐的人不能叫他悲伤一样。陈公与四娘非常亲密恩爱,如同夫妇。)

既久,家人窃听之,闻其歌者,无不流涕。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艳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绝之。公不能听,但固诘之。女愀然曰:妾,衡府宫人也。遭难而死,十七年矣。以君高义,托为燕婉,然实不敢祸君。倘见疑畏,即从此辞。(时间长了,家人们都知道了,也都来房外偷听唱歌,凡听过她唱歌的人,没有不流泪的。陈夫人偷偷见到过四娘,怀疑人世间不会有这样艳丽的女子,认为不是鬼,就是狐,怕陈公被妖魅缠身,就劝说陈公与女子绝缘。陈公没有听,但他也想向四娘问个明白,又一次问四娘的身世。四娘不愉快地说:妾是当年衡王府的一名宫女,遭难而死,已有十七年了。因为你高雅义气,才与你相爱,实在不敢害你。倘若你怀疑或者是害怕我,咱们就从此分手。

公曰:我不为嫌;但燕好若此,不可不知其实耳。乃问宫中事。女缅述,津津可听。谈及式微之际, 则便咽不能成语。(陈公马上说:我不是怀疑,也不是害怕,既然我们相爱到这个地步,不可不知道你的实情。陈公又问起当时宫中的事。四娘回忆详述,有条有理,讲得很动人。说到王府衰落时,就哽咽哭泣,不能成声。)

女不甚睡,每夜辄起诵准提、金刚诸经咒。公问:九泉能自忏耶?曰:一也。妾思终身沦落,欲度来生耳。(四娘夜里不大睡觉,每夜都起来念准提经和金刚经等。陈公问她说:九泉之下能自己超度吗?她回答:能!妾想自己一生沦落,愿超度来生好好为人。

又每与公评骘诗词,瑕辄疵之;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绪风流,使人忘倦。公问:工诗乎?曰:生时亦偶为之。公索其赠。笑曰:儿女之语,乌足为高人道。(四娘还常常与陈公评论诗词,对不好的句子就提出批评,对好的句子就细声吟咏,情意风流,使人忘了疲倦。陈公问她:你写过诗吗?四娘回答说:在世时也偶而写过。陈公要求她赠诗一首,她笑着说:儿女的诗句,哪能拿出来叫高手笑话?

 居三年。一夕,忽惨然告别。公惊问之。答云:阎王以妾生前无罪,死犹不忘经咒,俾生王家。别在今宵,永无相见之期。言已,怆然。公亦泪下。乃置酒相与痛饮。女慷慨而歌,为哀曼之音,一字百转;每至悲处,辄便呜咽。数停数起,而后终曲,饮不能畅。乃起,逡巡欲别。公固挽之,又坐少时。鸡声忽唱,乃曰:必不可以久留矣。然君每怪妾不肯献丑;今将长别,当率成一章。(又住了三年,一天夜里,四娘来向陈公告别,面色凄惨。陈公一惊,忙问:怎么了?四娘说:阎王因为我生前无罪,死后又没忘记念经,所以叫我投生到王家。今天就要离别,永远不能再相见了。说罢,形容哀楚。陈公也掉了泪,马上摆酒为四娘送行。四娘一边饮酒,一边慷慨歌唱,歌词曲调哀伤凄凉,一字百转,到了悲伤处,哽咽不能成声。最后好歹总算唱完了一曲。四娘情绪不好,饮酒的兴趣也不高,起身徘徊,想要告别。陈公不忍离别,又强拉住她坐了一会,直到鸡唱天明,四娘才对陈公说:一定不能再留了!你每每怪我不肯作诗,今日将要永别,应当写一首诗送给你,作临别纪念。

索笔构成,曰:心悲意乱,不能推敲,乖音错节, 慎勿出以示人。逐掩袖而去。公送诸门外,湮然没。(于是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并说:心酸意乱,不能推敲,音节错乱,不要拿出去叫别人看。说完,掩袖低头走去。陈公送四娘出门,一转眼就不见了。)

公怅悼良久。视其诗, 字态端好,珍而藏之。诗曰:静镇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萧鼓静烽烟。红颜力弱难为厉,惠质心悲只问禅。日诵菩提千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高唱梨园歌代哭,请君独听亦潸然。(陈公怅然了多时。看四娘写的诗,字体端正,书写整齐,便十分珍贵地收藏了起来。其诗是: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箫鼓静烽烟。红颜力薄难为厉,惠质心悲只问禅。日诵善提千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高唱梨园歌代哭,请君独听亦潸然。

诗中重复脱节,疑有错误。(诗中重复脱节,怀疑似乎有记错的地方。 )

【蹇涩字词浅解】

 青州道:即青州巡道(后简称道员)清分一省为数道,由布政司统领。陈宝钥,字绿崖,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年(1663)任青州道佥事。

 宫装:宫女的装束。装也作

 兀坐:独自端坐。

剖悉宫商:明辨通解五音。剖,辨明。悉,了解。宫商,指宫、商、角、徵、羽,为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音级,称五音,亦称五声

工于度曲;善于制作新曲。度曲:制作新曲,指依谱歌唱。

不托于音:不借助乐曲来表达感情,意谓不演奏乐曲。《礼记·檀弓上》:孔子之故人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原壤登木曰:久矣之不托于音也。

击节:用手或拍板来调节乐曲。此指以击手为拍节。

伊凉之调:谓悲凉之调。伊、凉,唐代二边郡名,即伊州、凉州。天宝后多以边地名乐曲。西京节度盖嘉运所进伊州商调曲,伊州曲;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曲,称凉州曲。《凉州》曲,又称《凉州破》,本晋末西凉羌族改制的中原旧乐。其曲终入破,骤变为繁弦急响破碎之音,哀婉悲恻,所以下文称其为亡国之音

   亡国之音:本谓国之将亡,音乐也充满悲凉的情绪。《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此指林四娘所唱声调悲哀。

悒悒:心情郁悒不畅。

   衡府:衡王府。衡王,朱祐楎,封于青州(今山东益都县)。详前《王成》注。

   式微之际;衰败之时。《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朱熹注云:式,发语词;微,犹衰也。

 准提、金刚诸经咒:准提,又作准胝、尊提,佛教菩萨名,为梵语 音译,意译为清净,为佛教密宗莲花部六观音之一,三目十八臂,主破众生惑业。有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金刚,佛经名,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为我国佛教南宗主要经典。此指准提、金刚诸佛经的经文与咒文。咒,佛家语,即咒陀罗尼或陀罗尼,指菩萨的秘密真言。

九泉:指地下。忏,忏悔,佛教名词。

评骘(zhì至):评定。

瑕辄疵之:不完美之处,就指出它的毛病。瑕,玉上的赤色斑点; 玉以无瑕为贵,故以瑕喻指事物的缺点、毛病。疵,小毛病,此谓指出毛病。

意绪风流:情致优雅。

率成:谓不加思考,仓促成篇。率,率然,不加思考。

推敲:斟酌字句。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师途中,于驴背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句是下字,还是下字,开始拿不定,两手比划着往前走,恰遇当时任京兆尹的韩愈。韩愈说:“‘ 字佳。事详《全唐诗话》。后遂以喻指对诗文字句的斟酌、探求。

静镇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这二句:谓自己遭难而死已十七年,人们对亡去的故国已经淡忘。静镇深宫,安静地禁闭于幽深的衡王故宫,指埋身地下。故国,指明衡王的封国。

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这二句:谓看到密林深处的衡府故宫,不禁引起对衡王的深切怀念。封,封植栽培,意谓长满。乔木,枝干长大的树木。君王化杜鹃,化用蜀王杜字化杜鹃的故事。此借蜀人对望帝的怀念,喻己对衡王的怀念。

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萧鼓静烽烟。:这二句:谓近海地区的抗清斗争业已风平浪静,汉家臣民也歌乐升平,忘记了烽火兵燹。海国,近海之国。此指南明政权。清兵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之后,明宗室相继在南京、闽中、梧州等沿海地区,建立南明政权,但因其内部腐败,相继为南下清兵所击败,至清康熙初年最后为清所灭亡。萧鼓,萧和鼓,古乐器。烽烟,同烽燧。古代边地报警的两种 信号:白天放烟,叫烽;晚间举火,叫燧。

厉:厉鬼,恶鬼。《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禅: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思维修,静思之意。问禅,指 探求佛理,以求彻悟。

菩提:佛教名词。为梵语音译。意译为, 佛教用以指一种彻悟成佛的境界。佛祖释伽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佛家遂称该处为菩提场,该树为菩提树。此处以菩提指佛,诵菩提,即诵佛号。

贝叶:印度贝多罗树的叶子,沤后可代纸写字,印度多用以抄写佛 经,故佛经也称贝叶经

梨园:唐亥宗训练乐工之处,其址在长安宫苑中。《新唐书·礼乐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此盖以梨园指宫中乐曲。林四娘盖为衡府歌伎,故云。

潸然:流泪的样子。

 

【文辛曰】

《林四娘》讲的是一个喜欢诗词歌赋、诵经祈福的女鬼,这或许是作者蒲松龄理想中的情人,不求名分,只求风花雪月……

但《林四娘》这篇还是叙尽“情”的,为了情,可以不避生死,可以不论阴阳,为了情,可以起死回生,感天动地。

其实,《林四娘》这一篇是有着真实背景的,林四娘真有其人,她是衡王府的宠姬,与恒王爱情至深。有文章说林四娘死于贼寇围困恒王之乱。

还有一些史事也涵盖其中。有文章托言恒王被贼所困,林四娘奋勇救之,死于战场;很可能就是一个明朝的藩王与清朝军队的战争。

蒲松龄生于明末,而卒于康熙末年,经历了这两个阶段,因而作品如实地反映了顺治、康熙两朝的动乱的社会生活,而且以极大的同情倾诉了人民的苦难,同时也愤怒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者的罪恶。在《林四娘》里抒写的故国之思就是从侧面对清兵屠杀的控诉。

《聊斋志异》结处说:诗中重复脱节,疑传者错误,把整个故事归之于传说,故卖破绽,反觉真情宛然。《聊斋志异》一开始就说林四娘是处子,即非衡王宠姬。是宠姬与不是宠姬,分别很大。是宠姬,则是旧朝的得意人物,惓怀故国,不足为奇。不是宠姬,则是一般人;一般人而惓怀故国,惓怀者和被惓怀者的身份都被提高了。这一改变,同时使作者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对陈林间的两情缱绻,可以畅所欲言,不会招致名节或诬蔑前代宫闱之类的非难。林四娘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什么遗憾。

总之,作者的身世加上时代特点都表现出的萧瑟悲凉使作者赋予了林四娘完全悲伤的美丽与才气,好像以往写弃妇诗的诗人寄托自己的零落一般,《聊斋志异》中的林四娘也同样背负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林四娘这个人物,与其它的鬼狐不同,因是真是人物,所以在许多书籍中都有描述,譬如《红楼梦》。贾宝玉听了林四娘上战场前无畏的故事后,愤叹道: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亦为其作《姽婳词》: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贾宝玉为何歌颂林四娘?不也是对故国(明朝)的哀思吗?所以,这篇文章是升华到民族兴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