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燕子矶感怀

(2023-05-28 14:36:23)
标签:

文辛诗词

燕子矶感怀

南京大屠杀

记住民族仇

杂谈

分类: 文辛诗词

                   七律    燕子矶感怀

                                    刘福新

                            钥锁长江揖古城,千年建业势如鲸。         

                            依山横渡弋天险,负水轻漂沉簪缨。         

                            兵运而兴遗古碣,倭灾及戾遇冬惊。       

                            心驰四野乾坤转,犹恨当时日寇行。

    取八庚韵。韵字为:城、鲸、缨、惊、行(恶行)。

    揖,碣,皆入声字,属于仄声。

    颈联对句:颈联对句是说1937年12月,5万多解除武装、在燕子矶江滩等待渡江的军人与老百姓,被日军包围封锁,逐一射杀。屠杀之后,附近四座寺庙的几百名僧侣,面向尸山血水,为亡魂诵经超度。

    古城:指南京。

    建邺:南京别名。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将秣陵改称建业,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称建邺。

 

 仄起式(偏格七律)格谱

(中)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附资料一:关于燕子矶

长江沿岸常有突出的岩石伸入江中,被称为矶。最著名的是安徽马鞍山市的采石矶、江苏南京市的燕子矶和湖南岳阳市的城陵矶,合称“长江三矶”。

本文分别简叙采石矶、燕子矶、城陵矶。

…采石矶位于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翠螺山麓,原名牛渚矶。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石矶院僧人掘井,得五彩石一块,璀璨美艳,遂改名采石矶。

临江为采石矶头,水流湍急,绝壁悬崖。建有三元洞,为一奇景。登峨眉亭,可眺望西南远处两山对峙,称天门山。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为纪念李白而修建的太白楼,掩映于青瓦绿树之间。

燕子矶,位于南京市北郊的直渎山,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其状如燕展翅欲飞,故名。

燕子矶为古代南京北往南来的重要渡口,清乾隆十六年暮春,乾隆南巡时从这里经过,登矶观景,慨叹矶下的变化,留诗一首。诗曰:“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后矶上建御碑亭,正面刻着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字,碑背镌诗于其上。燕子矶为观望长江的最佳处之一,滚滚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平静时波光粼粼,江帆点点,宛如处子。

城陵矶,湖南省水路第一门户,国家一类口岸。无语岳阳市东北15公里江湖交会的右岸,距市中心岳阳楼区7.5千米,当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隔江与湖北省的监利县相望。《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

本人主要是感慨燕子矶,所以,我还得叙述一番:

历代文人骚客,英雄名流慕名游览,纷纷赋诗作词。1300年前,官场失意的李白瞬间而下,被燕子矶的山色吸引后登临矶顶,以石为樽,江水为酒,把酒问天,“吞江醉石”,为燕子矶留下了一个“酒樽石”。明代焦竑曰:金陵佳丽地,北郊为最。抗清名将史可法诗曰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附资料二:本人对于燕子矶的描写

很荣幸的是,我到过燕子矶,且看以下文字:

2016412日下午,亲访燕子矶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携老伴登上了燕子矶的峰顶。燕子矶是幕府山余脉,历史上有时合称幕燕。我为何如此钟情燕子矶?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里就叙述了燕子矶。

在拙著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第十四章《青丝白马》里我曾写道: 

   侯景的水军绕过建康江面,到达了燕子矶。这燕子矶在建康略偏东北方向,正是大江之滨,跨江而出,倘若乘船从江里看去,宛如一只燕子扑在水面上,有头有翅。时有好事者,惟恐它飞去,满山用铁锁锁着,就在这燕子“脖颈”上造了一个亭子想镇住它。登上此亭,江山飘在眼前,风帆起于足下,真是建康一大胜景。就在矶边,相隔顶多二里路,有一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教时建筑的寺院,这座寺院亦是一处胜景。因为这寺的右边,一片峭壁插入半空,就如石屏似的。壁尽处,山崖又回抱转来,回转处亦有阁,一半嵌入石崖中,一半临着江水。那阁中供个观世音像,塑像照到江水中,毫发皆见,宛然水月之景,名为观音阁。自从侯景渡江以来,在萧正德策应下,进军迅速,先头船队越过了建康,想环江包围梁朝都城建康。”

   当这支身穿青袍的偏师上了岸,附近的老百姓已经逃跑一空。侯景的大将郭元建和任约正在这支水兵里边。”

2023528日下午发稿


 

  图片(新浪博客又是上传不成功,一幅图片也不允许上传,实在是没办法,到今日头条再上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