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路骤遇某女士·市民公园随拍·本小区骤遇张贵明

标签:
同病房老太太的儿媳张贵明韩玲群图片 |
分类: 流年碎影 |
还是按照大题目的顺序说吧——
2023年5月22日傍晚,出小区北便门,这是罕见的一次没带单反相机,当时想,既然天色已晚,相机又效果太差,拿着手机拍几幅片子也是一样的。刚走到一中街与方山路的十字路口,一位骑着电动车栽着女孩的女士朝我一笑,我也觉得很熟的模样,但就是想不起来,看来,人若老了,就像我的单反相机,各种零部件都迅速老化,尤其是大脑。好在年纪老了,容易得到谅解,我也是个好问的人。我问了句什么,也忘记了,女士说:“您与按婆婆一个病室住着呀。”心里一震,是这么回事。在这些与人交往的问题上,我老伴的记性永远比我好。就在大这篇文字之前,老伴又回忆起几个细节:第一,这个媳妇在昌乐一中住啊、教学啊,第二,这个媳妇还给你抄下了一张纸,是鄌郚医院骨科贴膏药医生的电话。第三,这个媳妇的丈夫在南郝工作(五图街道党工委),长得很俊。于此以来,好多住院的情节就有“立体感”了。我还记得,出院(其实是我自己要求的,出院后,立即去了鄌郚医院贴膏药)那会儿,两个同病室的陪床都依依不舍地送我。谁说病房里没有感情?
从本小区的西门进,边走边拍,上海花园小区的北路,爬上一个小坡的一家,是我经常拍摄的地方。我正拍着,有人喊“刘老师”,还是那个样子,只觉得很熟,可就是想不起来,故意随便问一句“那个单位呀?”回答“气象局啊,张贵明啊,还拍过照呀。”“唿”地想起来了,很不好意思。
张贵明先生指给我看“我在那座楼上住”,哈,还是“一个大庄”的人。接着出来了一位女士和两个小孩,女士指着张贵明对我说:“这是俺小姨夫。”我当然要给他们拍合影。对了,这位女士的名字叫韩玲群,工作单位是昌乐亿铭法律服务所。
(看来,新浪博客又不能上传图片了,可能要等到今天晚上或明天上午了,那就到今日头条上传图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