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体诗(律绝)一组

(2023-12-16 08:26:22)

                         近体诗(律绝)一组

                                    刘福新

今日头条有人评论

经年独自守华章,棱角分明色却黄。

无语也催闲事主,岂能韵墨锁书房?

我的回复

近来染恙困书房,须是才浅色更惶;

急不择阡应大著,胸中无墨复华章。

2022123日傍晚于今日头条贴

 五律·在昌潍地区田径裁判训练班

 四月团精气,季春骤外派。

朝发昌乐地,午至“二招”来。

廿日忙实践,“仨人”闲论裁。

地区春运会,发令站“扳台”。

     原作于19724月,19988月编钉小册子时修改。

    二招”:指昌潍地区行署(管辖范围约今潍坊市)第二招待所。

     “仨人”:指昌乐县派往地区田径训练班学习并参加1972年春运会裁判工作的赵天祯(高崖数学教师)、王洪义(红河语文教师)和作者本人(当时在南郝公社官庄联中任语文、体育等课程)。

 

七绝·冒雨归家

 顶风冒雨路泥泞,携面蹒跚伞咋撑?

四顾茫茫行旅断,未有似我火焚胸。

    原作于1982531日,1997年改一字。时有病妻卧床长愁,二子幼小,加之家中缺粮,昨天(星期六)称了面粉,又因工作未及离校,恰遇倾盆雨下,阴霾难晴。越日晨,归心似箭,身背30斤白面(用塑料布裹紧),冒着狂风骤雨,从泥泞小路徒步跋涉而归,真狼狈之极也!

    五绝·游庵上观节孝石坊

           褰褰王氏女,旷世获天褒。

           若拙高雅士,遐迩震我曹。

                    写于1991823

节孝坊:位于山东省安丘县的庵上街。1829年经清朝道光皇帝御批,由时为太学生的马若拙出资为其嫂王氏建的。记得额匾有“节动天褒”四字;题跋 为“旌表愚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

  七律·携妻挽子访蓬莱

     携妻挽子访蓬莱,放眼舒心旧事徘。

     阁后崖边撩海趣,栏前坪上摄情怀。

    水城讲古抨倭寇,街市评今辩货台。

    次子脚划犹不戚,一瘸一拐戏尘埃。

                   写于1992724

                     七律·卡廷大屠杀

        “东方战线”抗德连,蓦地波兰惨祸盘。

       本想“红军”延庇护,却成囚犯漾齿寒。

       卡廷残忍违天道,斯镇穷凶悖地官。

       悬案尘封瞒不住,虽然道歉亦难宽!

                写于1993429

斯镇”指苏联西部重镇斯摩棱斯克,上句的“卡廷”指斯摩棱斯克以西十六公里的卡廷森林,苏联红军在这里杀害了4000多名波兰军官,造成1940年人间大悲剧。苏联突然进入波兰,将波兰所有军官掳往苏联境内,秘密屠杀。斯大林此举,是想在德国占领波兰后,得不到波兰军官的来源,但苏联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此歹毒,令人齿寒。1990年,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苏政府正式向国际社会承认此案是苏联所为,并向波兰人民道歉,但这半个世纪之久的、姗姗来迟的道歉怎能平定波兰人民的怨气。

                    七律·三国单名寻踪

  三国何故寡名频,查册翻章脉络询。

王莽颁发循古令,复名绝断久堙泯。

五胡骚乱缰难系,“八王纷争”制易沦。

“承继而然”经典句,凌公贡献蔚然新。

初稿于1994年冬,修改于1998年冬。

王莽改制复古,明令禁止全国使用复名(即双名),并用复名专门作为罪犯的名字,所以从“王莽改制”后,复名立时断绝。三国时期正好在这一禁令之后,所以我们看《三国演义》没有一个单名,却有“字”,如曹操即是姓曹名操字孟德。当然,“字”又另做别论。单名一直使用了三百年之久,到西晋年间发生了“八王之乱”,由于藩王割据纷争,中央政府失去控制,流传下来的一切避讳和“定制”都乱了套,复名又逐渐出现在社会上。

凌公指清朝凌扬藻,他著的《蠡勺编》一书,在解释姓名在历史上的变化时,提出了“承袭而然”的理论,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说明:鄙人七律基本采新韵(即是以现代汉语的四声为准则,废去旧时的“入声字”)。此诗又用“十一真”韵;第四句的韵字“泯”字属“十一真”,但“泯”字在现代拼音字典里却是“上声”(第三声),是“仄声”,的确有点不伦不类。

      五绝·一夜及时雨

 好雨帮黎庶,苗禾遇甘霖。

虽经仨月旱,但慰黔首心。

写与199784从今年5月初到83日白天,三个月没下雨,人、畜、庄稼都到了极限,幸大雨昨夜降。

黔首:古代平民之称谓。

 五律·元旦晚会受邀有感

 辍教将一载,更深梦万端。痴迷难骋怀,久养易散鞍。

旧岁接新旦,枯琴续复弦。铭心没忘我,鄷氏蕴层峦。

写于1998年元旦

1997年春节后,因颈椎病,征得校长同意,停了历史课,改到资料室上班。1998年元旦,九五级三班的历史课代表于海霞给我请柬,邀我参加元旦晚会。三、四班我已教了年半时间,课程已授完,由贾江虹接头。

指酆茂森,其为九五级三班班主任。尝闻此人有谋略有人情味,今信矣。“蕴层峦”者,是指蕴藏着胆识也。

 五律·喜晤亮生弟于特师国璋处

 有朋西邑莅,电话颤吾音。话旧亮生谐,持卮在下云:

书圃择妙句,报页缀文辛。爽快本天性,猾卒敢犯秦!

写于1998122

徐亮生,青州人,65-68年师范同班同学,现任青州某镇教委主任。今日上午到特师王国璋、滕祖荣同学处,王邀我作陪。

五律·入典有感

 入典顿精神,出辞更慎矜。文章晚乃善,薮苑早循津。

性寄烟霞趣,胸藏谷壑馨。悲凉曾暗投,落魄必有亲。

写于199848

指鄙人的名字和历史专著被载入《中国百科学者传略》。

 五绝·老龙头城墙砖缝中的酸枣树

去年9月,因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余到了山海关,在老龙头(长城入海处),见城墙半腰兀立着坚挺高大的酸枣树,酸枣不仅长成大树,而且在半空,他人可能熟视无睹,余却感慨万端,因写了一篇散文,刊于数家报纸。今将文中诗录下。

戍阁濒海岸,斜曜照榆关。

峭壁亲新浪,酸枣嵌古垣。

录于1998531

榆关:古时对山海关的别称。

 五绝 ·   

 又到选优日,奸佞献谀时。

分明江渚上,遍地见蛛丝。

写于199868

 五绝·在英才学府讲课

 侃侃云石裂,吁吁怵目惊。

锋芒今又露,蔽障敢遮旌?

写于199889

 七律·步范永来先生贺拙著《月下小品》付梓原韵

 敝作难抒岁月嵘,热肠操觚迄未工。

常怀阁下知吾性,聊谢明公赐雅风。

一路穷奔研史事,半生潦倒剩雕虫。

曾蒙不弃文章润,今日复听剔励声。

20021028

范永来先生与我的恩师曹一民先生曾为我的拙著

散文集《月下小品》出版时校版。

 附范永来先生所赠七律诗:

七律·贺文辛先生《月下小品》付梓

 月下多生小品情,清光冷照影朦胧。

常思小埠嬉流水,喜览文辛弄古风。

一介书生痴翰墨,五旬儒雅好雕虫。

开篇童稚河滩趣,掩卷犹闻剑鞘鸣。

2002723

文辛先生书斋乃“雕虫斋”。

《月下小品》开篇《河滩里的童年》;末篇《营陵刘氏祖茔暨前十世述略》。全书妙趣横生,且充满桑梓古风,历史讽喻,似闻剑鞘声。

 步范永来先生读拙著《侯景乱梁》感赋原韵

 范先生前年曾为鄙人散文集《月下小品》付梓时校版并作贺诗七律一首,今读鄙人长篇小说《侯景乱梁》,又蒙赐诗。敬步原韵和之。

不怕才浅苦用功,焚膏继晷忍蚊虫。

古来休咎常演变,近世心魔更纵横。

滚滚凡尘嗤正道,纤纤笺页又何能!

可怜只向金钱笑,世上几人辨皂红?

2004109

 附范永来先生所赠七律诗:

 拜读文辛先生《侯景乱梁》感赋

200410月,继《月下小品》后,有幸再度拜读文辛

先生历史巨著《侯景乱梁》,钦佩之余,赋此诗。

 卧寺雕龙万代功,刘公何以去雕虫?

昇平小品无穷味,乱世文章更纵横。

碌碌萧纲如有道,区区侯景又何能!

可怜月影弦歌乐,花下谁人辨紫红?

2004105

指刘勰《文心雕龙》和文辛“雕虫斋”。

 

明信片寄诗三首

 致向平编辑

浩浩齐鲁蓄文泉,晚报花枝分外妍。

野碧田萋青未了,赏心悦目待来年。

 

         致张昱编辑

 

泱泱华夏蓄清泉,芳草园花分外妍。

小小片羽呈贵府,全家安乐渡猴年。

 

         致张光旭编辑

 

关山迢逖片羽传,谨祝全家老幼安。

劲草疾风知鄙意,营丘重庆共抚弦。

 寄于200414日。

说明:向平,女,《齐鲁晚报》文艺副刊“青未了”编辑。张昱,女,《中国文化报》文艺副刊“芳草园”主编。张光旭,男,《长江烟草报》文艺副刊主编。

 

七律·与郭萧二公雨中访友赏樱桃

 

   甲申年春,蒙乡梓李树英先生再三邀请,言:樱桃已熟,诚邀您与弟妹赏光。余又约文友郭建华、萧云龙二兄同赴南郝镇马家龙湾村,恰郭兄家嫂子在,故一行五人前往。李兄谐家人热情相待。在樱桃树下合影留念,余又单摄一张,作为新书(《侯景乱梁》)上勒口(封面内折的‘作者简介’)用也。余当即赋诗,李兄豪放多情,亦和诗(未按原律原韵)一首。

                     暮春承邀访龙湾,谷雨风光入眼帘。

                     桑梓李公名近露,郭萧郡邑誉远喧。

                    仙樱树下同觞娱,主客庭中共笑欢。

                    今日有曲瞻友志,彼宵无韵续朋缘。

                                   即席赋于200453日午时

 

                   附桑梓李兄树英先生和诗:

 

                        文人才子聚寒门,蓬毕生辉添精神。

                        满树樱桃脸含笑,甘愿献身谢贵人。

                                     奉和于200453日午时

                              七律·三上嵩山

甲申暮秋,临朐一中郎会志师傅开车,送我与我的同学马立堂、张在田、马兰花、郑洪兰到嵩山登山野游。再者,到嵩山东麓的上坪村及水库赠书,盖因去年春在此撰写长篇小说《侯景乱梁》也。归后第三天,成诗,略记其事。

          嵩山千仞孕万流,去岁写书未畅游。

          窗外赭移秋顶色,车中白满老年头。

          上坪快步寻兄契,谷壑缓足抵寺琉。

          今日再来朝胜地,同学叙旧愿稍酬。

                      写于2004115

兄契:契,情意相投的朋友。指鄙人去年春在此撰写小说时的房东(水库管理负责人)尹维吉兄长也。

2023年4月6日重新发文

附:本人以前的照片

近体诗(律绝)一组

近体诗(律绝)一组

近体诗(律绝)一组

近体诗(律绝)一组

近体诗(律绝)一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