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议员华莱士谈“北溪”事件·虹桥花园·拍片所遇·马书记电话

标签:
华莱士谈北溪事件微信储蓄卡成了僵尸虹桥花园映山街遇到一个烦人的杂谈 |
分类: 流年碎影 |
欧洲议会议员华莱士谈“北溪”事件·虹桥花园·拍片所遇·马书记电话
——2023年2月24日至2月25日图片日记
刘福新
(一)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谈“北溪事件”
关注“北溪”事件真相的是两名爱尔兰籍议员——米克·华莱士和克莱尔·戴利。
华莱士在发言中质疑说,在去年9月“北溪”管道遭破坏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口口声声说调查工作“至关重要”、任何对欧洲能源供给的蓄意破坏“不可接受”,还发誓欧盟将作出“最强烈回应”,但如今美国记者赫什爆料美国是破坏管道的幕后主使,欧洲却沉默了。
“最强烈回应?!”华莱士的声线陡然提升,随后连珠炮般发问:“欧盟关心吗?你们需要知道是谁干的吗?你们想知道吗?”他指出,“这是一场针对欧洲重要基础设施的有预谋的恐怖袭击,是破坏环境的恐怖主义。”
“你们问过他们(美国)吗?你们问过是不是他们干的吗?你们问过他们任何问题吗?”华莱士质问,“我们是不是这么胆怯?欧盟是不是在美帝国面前这么胆怯?你们甚至不敢问他们是不是干了这事?”
——一段一段检查吧,看看那一段时敏感词?这一段检查过了,不是。
(二)随拍虹桥花园及其它
还是遵从我的《日记》吧。
我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2023年2月25日9点47分回访到“诗歌里的光影”。
去银行提款8000元 ,想存到“微信卡6000元”,但存不上。
是周六,银行已经下班了。
打大儿子手机,大儿子说:长期不用,可能被弄成“僵尸”了。哈,还有这种事儿?
其实,也不是没有用啊,就是这几个月的事儿多,特别是存款,都是让银行工作人员给办理的……原因可能出于此吧?
15点58分回访到姚(博客)。
我的网购“便舒通”来了,治疗“便秘”的。
拿到网购的药之后,在附近转一圈。去哪儿呢?就去虹桥花园一带吧,还就没过去了。
在虹桥花园拍片时,遇见一男一女,在为小区的花木施肥。我谈到我在首阳府种着一个很大的菜畦子,迄今也没有是非,男人说:“照她呀,我们用的肥料就是她家的。”妇女说:“是的,我家就卖肥料,还是有机肥。”(见图片)
——这一段也检查过了。没有敏感词。
(二)映山街所遇
从北门出虹桥花园小区,向东行,这条东西马路叫映山街,修建时间不长。
我在虹桥花园东端拍片时,就看到有一建设工地,我不知是干什么的?我在拍一溜宣传牌子时,牌子里面出来一个中青年。我咨询:“这儿要搞什么建筑?”回复:“是公路。通到宝通街。”并指着南边。我一愣,南边都是楼房呀,怎么通过去?他告诉我,你看到南边楼房间又一个空隙吗,就从两排楼房之间通过去。
我觉得这个人不错,让我了解到一个新鲜事儿,就给他拍了一张照,再三道谢:“幸亏碰到您了,谢谢您呀!”随即给了他一张名片。
不料,这一下子,可了不得了。这位中青年不但不让我进去拍照,还一再要求我把他的照片删掉。
我觉得不可思议——我拍幅照片怎么了?难道你们这个施工单位有猫腻?
我对他的呱噪很烦,“我不拍了还不行吗?拍个外景也不让,这事儿从没碰到过。”“你不用说了,我已经删除你的照片了。”
之后,我沿着永康路朝南走,想回家。
看到了一个“小土山”(工程建设的累积物),我登上去了,目的是远拍我居住的上海花园小区东侧的“笔架山”。
拍完后,下“山”,那个中青年还在“山”下等我。问:“我的照片您删除了吗?”(这一回称呼换成“您”了)
我很不高兴——“不是告诉你了吗?删除了。你既然这么害怕,我留着干啥?”他又再三向我解释:“您也不要说是我说的,这儿要通开啊。”
我火了:“照片给你删除了,我说是公路朝南延伸,也不能说吗?”
“你把我的名片还给我,你这种人不配拿着我的名片!”(从我接触的人中,这是第一次索回名片)
——这一段也检查过了,没有敏感词。
(三)马书记(马进先生)的电话
2023年3月11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总台记者专访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
具体内容,自己看。
(二)这个小标题删除(包括图片和文字)
该是没有敏感词了吧?
——还有敏感词,到底哪儿是敏感词?
(三)2023年2月25日图片之一(上午拍)
昌盛花园里的杏树,杏花尚未开放。
去银行提款8000元 ,想存到“微信卡6000元”,但存不上。
是周六,银行已经下班了。
打大儿子手机,大儿子说:长期不用,可能被弄成“僵尸”了。哈,还有这种事儿?
其实,也不是没有用啊,就是这几个月的事儿多,特别是存款,都是让银行工作人员给办理的……原因可能出于此吧?
在虹桥花园拍片时,遇见一男一女,在为小区的花木施肥。我谈到我在首阳府种着一个很大的菜畦子,迄今也没有是非,男人说:“照她呀,我们用的肥料就是她家的。”妇女说:“是的,我家就卖肥料,还是有机肥。”(见图片)
从北门出虹桥花园小区,向东行,这条东西马路叫映山街,修建时间不长。
我在虹桥花园东端拍片时,就看到有一建设工地,我不知是干什么的?我在拍一溜宣传牌子时,牌子里面出来一个中青年。我咨询:“这儿要搞什么建筑?”回复:“是公路。通到宝通街。”并指着南边。我一愣,南边都是楼房呀,怎么通过去?他告诉我,你看到南边楼房间又一个空隙吗,就从两排楼房之间通过去。
我觉得这个人不错,让我了解到一个新鲜事儿,就给他拍了一张照,再三道谢:“幸亏碰到您了,谢谢您呀!”随即给了他一张名片。
不料,这一下子,可了不得了。这位中青年不但不让我进去拍照,还一再要求我把他的照片删掉。
我觉得不可思议——我拍幅照片怎么了?难道你们这个施工单位有猫腻?
我对他的呱噪很烦,“我不拍了还不行吗?拍个外景也不让,这事儿从没碰到过。”“你不用说了,我已经删除你的照片了。”
看到了一个“小土山”(工程建设的累积物),我登上去了,拍了一棵大柳树和鸟巢。
我很不高兴——“不是告诉你了吗?删除了。你既然这么害怕,我留着干啥?”他又再三向我解释:“您也不要说是我说的,这儿要通开啊。”
我火了:“照片给你删除了,我说是公路朝南延伸,也不能说吗?”
“你把我的名片还给我,你这种人不配拿着我的名片!”(从我接触的人中,这是第一次索回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