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下旬杂拍·百度评论贴之一·微信朋友圈交流之四十四

标签:
2023年1月下旬杂拍百度视频评论帖子微信朋友圈交流之四十四图片 |
分类: 知识交流 |
2023年1月下旬杂拍·百度评论贴之一·微信朋友圈交流之四十四
正文也分三方面叙述。
(一)
乍一看,这个题目较为复杂,其实,没什么复杂的,
2023年1月下旬的杂拍,都是在敝居完成的,因为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下楼。
百度评论贴这一次明确定为“之一”,旨在说明,这个系列已经决定正式进行之。当然了,过去,我也发了点儿,但零零星星,没有形成气候。
微信朋友圈交流,近来发现,似乎已被博客和头条排斥,原因不详。欢歌思路,只能“夹带”。上一期就属于“夹带”。已经发完“之四十三”,这一期是“之四十四”。
(二)
新浪博客与新浪微博究竟属于什么关系?记得2006年春天刚到新浪博客,那时候还是新浪博客的初创阶段,特别舒心;后经多次改版(升级),本人都是积极分子,许多改版后的具体操作,都是本人发布的,以至于许多网友误以为我是管理员。
记得新浪博客的进程相当复杂,设置的项目层出不穷,譬如“图片栏目”、“轻博客”等等。从内容看,还有“圈”,我曾被四十多个圈的圈主聘为“管理员”,譬如中国作协会员联谊圈、章子怡官方网站圈等等。
但无论怎么改,都是以“博客”为大本营,这个是不可置疑的。但如今的新浪博客似乎只剩了个“空壳”,让电脑上网的用户继续守在“老屋的墙根下”晒晒太阳。我这个比喻不知对不对,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后来,新浪博客陆续关闭了图片栏、留言栏、评论栏,博客级别和点击次数等功能项也删除了。
关注栏与好友栏,其实是“双跺脚”,同一个功能,弄得过于复杂了。前些日子,我还看到有的人发博客文章,将自己的好友逐一地出示,这真够“留恋”的了,不过,我却觉得这种做法(理念)有点儿“迂腐”。那个好友栏仅仅是与不一般网友的悄悄话,发个手机号而已,有啥值得保密的?如今的新浪博客这些功能早就名存实亡,“好友”之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要互相能够点赞就是唯一的联系方式了。你们是好友,可又从不交流,真的是毫无意义了。
从微信上得知:我原来的新浪博客好友基本都离开新浪博客了,我知道他们(她们)也是很无奈。
而今,最大的滑稽是什么?博客登录不了的时候,得从“微博”登录,先打开“新浪官网首页”,再打开微信二维码,从微博登录。
这种现象,我不知道是老子管着儿子,还是儿子管着老子,其中的伦理关系全部乱套了。就在刚刚那一会儿,我从头条转发到“微博”,耗费精力不少。
(三)
这篇文章昨天深夜已经编辑了二分之一,在打一个注脚的时候,突然跑到其它网站了,编辑着的文章立即崩溃了,上传图片都一半了,前功尽弃了。这会儿的编辑已经是第二次了。但愿这一次编辑顺利。
2023年1月28日近午开始上传图片
中间保存了两次,崩溃了一次
下午(14点30分之后)发文
这个帖子是牢骚,是质问。
就在刚才,这个编辑框没有出现,显示的是另一个编辑框,我从未见过,一惊,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见有“旧版”二字,才点击了过来的。
我家的君子兰“开花”了,但好几年都是这个样子,花骨朵被夹住,箭拔不出来。前些日子,我从拼多多购买了一瓶喷洒液(不参加拼,是单独购买),说是喷几次,茎秆就拔出来。但一直没有信息传过来。
1月23日是农历正月初二,昌乐县城有雪。1月下旬的天气图片较多。
(从这一幅图片开始,才是本文图片最后上传的部分。发完第三个标题“微信朋友圈交流”之后,发现这一部分漏下了,才继续上传的。这部分图片都很大)
这是昌乐县城永康路。
我在敝居拍照很方便!
正月初四晚上,孩子们在我这儿吃饭。大儿子年除夕拿来的大鱼是主菜。
桌子上的菜,只有这个吃干净了。
孩子们又一次提意见:“弄这么多干什么?”我对儿媳说:“你妈做一顿吃好几天呢!”
(其实,我也不愿意炒这么多,孩子们走了,剩下的要吃两三天呢。老伴倒是不用炒菜了,我得顿顿吃剩菜!嘿嘿)
上一次编辑崩溃,就是因为这一幅图片——也是最后上传的图片(第三个标题“微信朋友圈交流”图片上传之后,才上传的这一部分。)
(二)我的百度评论贴之一
百度评论贴这一次明确定为“之一”,旨在说明,这个系列已经决定正式进行之。当然了,过去,我也发了点儿,但零零星星,没有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