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乡村采风)昌乐县乔官镇的西菜园和东菜园

标签:
南菜园补充资料西菜园村名溯源东菜园古门楼右手虎口感染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车出君求官庄,再进南菜园,折向北,朝着西菜园行驶。既然又一次进入南菜园,我觉得南菜园的村庄资料理应补充一下,然后再叙述西菜园和东菜园不迟。
南菜园:曾用名袁家河、袁家河圈子。明初,袁姓自山西洪洞(注意:读“铜”,不读“冻”)迁来立村,因临于河,取名袁家河。又因于河绕村半圈,故而亦称“圈子”或“袁家河圈子”。民国初,改名菜园。
看来,南菜园与“菜园”这个词汇是近代才有的。换句话说,“菜园”这个村名是很晚才加上去的。
我昨日(11月20日)看到头条里边有一则评论帖子,就是说的南菜园的,我还郑重地回复,表示感谢,可今天(11月21日)打开头条,却不见了那个帖子,看来是被评论者删除了,可能有其苦衷吧?但表述一个村庄的评论帖子有什么苦衷呢?大惑不解!
接着说西菜园——
西菜园:曾用名菜园、双河村。行政隶属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梁家庄社区。明中期,刘姓自朱刘店迁此立村,以种菜为业,取名菜园。清初,龙山东村改称东菜园,该村遂称西菜园。民国初年,因村东两河相汇,曾一度称为“双龙汇”,不久,回复原名西菜园。
从上一段可知,“菜园”这个村落的名字,不是来自于东菜园,更不是来自于南菜园,而是来源于西菜园。
我这句话,不知读者看明白了没有?
下边再说东菜园——
东菜园,曾用名龙山东村,行政隶属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梁家庄社区。明初,李姓自都昌迁来立村,因村西北有龙山,取名龙山东村。清初,因在西菜园村东,改称东菜园。
综上所述,“菜园”这个关乎着乔官镇驻地附近村庄的词汇,一是来自于西菜园,二是开始于明朝中期。另外,即使西菜园都改过名字,为何旋即回复?更且另外二村也以菜园名之至今?可能与清朝重臣阎循观的《西涧草堂诗集》七律诗《菜园庄古战场》有关?本人只说“可能”,属于猜测。若有错讹,还请谅解。
西菜园和东菜园,所拍图片较少,合二为一吧。文字不可再分,唯独图片不可混,故而序号为一、二。
若有文字需要补充,可参考图片下边的注脚。
另,老朽右手虎口,因前些日子拔草划破,尚未痊愈,侍弄我的首阳府菜畦子,伤口裂开;再后,乔官采风,更加重,以至于感染,吃饭用筷子都不便,处理图片和打字愈加困难(我在电脑用鼠标),虎口处用力加重,又磨一处疙瘩。我的网络又不能停——咳!!!
2022年11月21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一)西菜园采风图片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册中央领导人的谈治国理政的书籍。我说了一句:“这本学习资料,我还没有,能否割爱?”刘书记慨然相赠,感谢哦!
(二)东菜园采风图片
这是一座水库大桥。
但从正文中的一句来看,这个水库与西菜园也有重要关系——(正文中的一句贴于下):
“民国初年,因村东两河相汇,曾一度称为“双龙汇”,不久,回复原名西菜园。”
看一个村庄的历史悠久不悠久,光凭口若悬河没有用的!
我采访了四个村落,南菜园的小桥(可以看作“古桥”)、君求官庄的古槐,还有东菜园的这口老屋,是我采风的最大收获!
附:两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