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2022-08-22 17:35:17)
标签:

又登那座城中的山

在山顶俯拍

山顶的庄稼蚂蚱小虫

老农在半坡摘瓜

图片

分类: 文辛摄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2022816日图片日记(下)

                                          刘福新

拍罢昌乐市民公园,还不到吃午饭时候,再逛逛吧。去哪儿呢?去“昌乐城中那座山”吧,离得近,近在咫尺。

一说到山,有人肯定要想到昌乐县城的东郊,其实,城里就有,只不过这座山很特殊,特殊在不是自然的,是人工堆积而成。

一说“昌乐城中的山”,常读我网络文章的朋友,一定会默契地一笑,知道我指的是哪儿。可刚到我新浪博客、头条、个人图书馆的朋友,就茫然了。因此,我还得复制粘贴三个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纯粹是老朽在新浪博客的原创,不存在抄袭的问题。

下边三段就是对“山”的说明:

者,余名之也,他人不知如何称之?窃以为:此皆人工为之,别处挖土堆积此处,日积月累,俨然小山矣!

此类土堆,他处不见,唯有此地。此地周围:南为南流泉,西为北流泉,北为郭家庄,东为吴家池子村。此皆为旧时地标。今小区遍布,地标名称甚异。东靠国际花园小区昌乐气象局,北过流泉街,即为昌乐县市民文化体育公园。

土山(大土堆)之形成,估计与流泉街涵道有关,一段涵洞土方若干,积之乃然。窃以为,官方工程,可能含有风水,内中灵谲波诡,老朽不知也。

好了,我要说一说816日的登山了。

从昌乐市民公园东南角,过马路(流泉街),国际花园小区西北角,朝西看,有个“大豁口”,进了大豁口,就算到了“山下”了。

刚进大豁口,后边那排工房(迄今未拆除)东头,见一先生提着一大把花生,近了,是刚拔出(或刚挖出)的花生,我一愣,不由自主问一声:“怎么,现在就收获吗?”

先生朝我撒摸数秒,很肯定地说:“您姓刘,大号刘福新。”

又一愣,这位先生认识我?是不是远亲?

免不了询问一句。答曰:“我是从网上认识您的,你刚发的永康路、利民街、方山路我看了;您还发从临朐县城到高崖水库库区。”

啊,原来如此!网络的影响这么大!

我问“您老家是哪儿?”答曰“乔官梁家庄。”我一笑:“我老伴的二姐就是梁家庄,我外甥叫梁金亮,开着一个木板厂。”他说:“我们很熟。”

由北而南,拍了几幅照之后,又由东而西。所拍内容正文不赘。

不管哪一次过来,“山顶”一直是我拍照的重点。站在这座“山”的山顶,视野十分开阔,因为这儿是“山”呀。至于四周的建筑物叫什么名字,昌乐县城居民都很熟悉,我就不用讲了;外地的朋友,我讲了反正您也不知道,我就更不用讲了。哈哈,我这句有点儿生硬……唯一能弥补的是本人所拍的图片,浏览着图片,您也许觉得我是为了写文章,与大家逗着玩的。

登“山”后,有三个小事儿。

一是,山顶的庄稼都是一小块一小块被隔开的,中间是一人多高的蒿草,要想移动,必须扒开密密的高高的蒿草,一看到这个样子,就会想到儿时听评书,说那个胆子忒大的黄天霸进贼巢……

二是,看到了一只土蚂蚱。这是今年第一次拍摄到蚂蚱。

三是,山西南坡让庄稼蒿草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根本过不去,围着气象局转半圈的希望落空了。

下山时和下山后,也有两件小事儿。

一是,山西半坡有一老农在摘瓜,离得远,看不清是丝瓜还是瓠子。我大喊:“您摘的什么?提起来让我看看!”老农可能耳朵不好使,好大一会儿没听明白,后来,终于明白了,提起塑料包给我看。

二是,山西北的地里有一片很嫩的“仁青菜”,我边走边掐(这个不能连根拔,只能掐,掐了以后还会长出来),不大会儿,左胳膊就一大抱了。回途中,向那个药店胖经理要了一个塑料袋,胖经理一边帮我装,一边馋得了不得。一进小区西门,立即后悔起来,我经常出去拍片子,野菜随时弄,为何不给那个胖经理呢?写到这儿,可能有人说我不舍得,才不是呢,一把野菜有何不舍?看来,人老了,大脑迟钝……想法与行动总是慢一拍!

图片计有50幅。

2022821日傍晚发于我的“新浪博客”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1、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22年08月16日10点45分。

从昌乐市民公园东南角,过马路(流泉街),国际花园小区西北角,朝西看,有个“大豁口”,进了大豁口,就算到了“山下”了。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刚进大豁口,后边那排工房(迄今未拆除)东头,见一先生提着一大把花生,近了,是刚拔出(或刚挖出)的花生,我一愣,不由自主问一声:“怎么,现在就收获吗?”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先生朝我撒摸数秒,很肯定地说:“您姓刘,大号刘福新。”

又一愣,这位先生认识我?是不是远亲?

免不了询问一句。答曰:“我是从网上认识您的,你刚发的永康路、利民街、方山路我看了;您还发从临朐县城到高崖水库库区。”

啊,原来如此!网络的影响这么大!

我问“您老家是哪儿?”答曰“乔官梁家庄。”我一笑:“我老伴的二姐就是梁家庄,我外甥叫梁金亮,开着一个木板厂。”他说:“我们很熟。”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5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由北而南,拍了几幅照之后,又由东而西。所拍内容正文不赘。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朝西拍。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朝南拍。这就是我说的那座“城中的山”。

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10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我从这儿登山。这是两个小山之间的夹缝。上边有一辆车子,看来有人在上边。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15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北边这个也算是个“小山头”吧?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这儿才是“山”的主峰。原来垒着砖块,下了几场雨,不敢踩了。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上到山头的北端,还不是最高,最高的地方都被蒿草占据着。

在这儿拍几幅片子吧。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20、不管哪一次过来,“山顶”一直是我拍照的重点。站在这座“山”的山顶,视野十分开阔,因为这儿是“山”呀。至于四周的建筑物叫什么名字,昌乐县城居民都很熟悉,我就不用讲了;外地的朋友,我讲了反正您也不知道,我就更不用讲了。哈哈,我这句有点儿生硬……唯一能弥补的是本人所拍的图片,浏览着图片,您也许觉得我是为了写文章,与大家逗着玩的。

——“山”东边紧靠着的是“国际花园小区”。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朝西拍。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山顶上的玉米长得很不错。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25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山顶的庄稼都是一小块一小块被隔开的,中间是一人多高的蒿草,要想移动,必须扒开密密的高高的蒿草,一看到这个样子,就会想到儿时听评书,说那个胆子忒大的黄天霸进贼巢……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朝西拍。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看到了一只土蚂蚱。这是今年第一次拍摄到蚂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30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山”顶上的芝麻。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莠子草与小虫。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山”顶上的豆荚.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山西半坡有一老农在摘瓜,离得远,看不清是丝瓜还是瓠子。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35、我大喊:“您摘的什么?提起来让我看看!”老农可能耳朵不好使,好大一会儿没听明白,后来,终于明白了,提起塑料包给我看。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再朝北拍。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朝西拍。一大片树林。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我从这道沟沟下来的,沟沟是雨水冲刷成的。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40、山西南坡让庄稼蒿草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根本过不去,围着气象局转半圈的希望落空了。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西边和南边都过不去了。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我在“山”下,再拍摘瓜的老人。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西边这些大棚,还没换茬。

这儿有不少仁青菜。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45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地瓜(红薯)开花。以前未见过,现在常看到。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我从这片玉米地里走出来。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再沿着这条小路出来。

初秋,又登上了那座“城中的山”
             50、 在一个小超市前休息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