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翻拍图片
标签:
读史笔记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中的沙陀族十国分强弱杂谈 |
分类: 知识交流 |
第二次藩镇割据 ,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出现五代十国。
自公元907年朱晃(朱温、朱全忠)称帝代唐,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与此同时,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着十个政权,南方有九个: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方河东地区有一个:北汉。合称“十国”。
这一时期,历史上叫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它既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又是走上北宋统一的过渡。
结论
封建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总是有两行种做法。一种是孔孟的正统政治思想,即剥削较有节制的所谓“仁政”。另一种是腐朽势力的做法,那就是不顾及农民死活,横征暴敛,贪得无厌,用来填无底的沟壑。要是正统政治得势,阶级矛盾就比较缓和,出现“治平”景象。反之,腐朽势力得势,制造各种荒乱毒害民众,最后爆发农民起义,打击统治者。从而,一“治”一“乱”不断循环。似乎是统治阶级自动的,实际却是农民起义的产物。这个“治”为社会取得了发展机会。
五代十国时期和东汉末极相似。但东汉末,国境外没有强邻,唐末却有东北新起的辽国(契丹),乘机分裂,积极参加战乱。东汉末割据者都是汉族军阀,在唐末割据中占据中原地位的却是争夺中原地区的沙陀族人。这是一些半开化的游牧人,他们只知道打仗杀掠,不知道有所谓的政治,很快地建立政权,又很快地被人夺去,忽起忽灭,增加了混乱,助长了分裂。
883年朱全忠勇于作战,又有谋略,905年拥有了关中和关东广大地区,成为唯一强大的军阀,他消灭了许多割据者,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可以说是不小的成就,建立起了梁朝,也算是合理的。到了907年,用“禅让”形式即皇帝位,国都定在开封。梁是个短促的小朝廷,但也改革了唐的积弊,梁朝不容纳宦官和高级士族两个腐朽物,显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气象。梁太祖出身农民,经历起义,后来被招安,变作军阀,但民众感情还是有的。做了一些对民众的让步,但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损失惨重。梁太祖朱全忠本身就是叛徒,一大群贼子抢夺政权,912年,朱全忠被次子朱友珪杀死,朱友珪称帝八个月,又被其弟朱友贞杀掉。梁的灭亡主要是内部分裂所致。共十七年。
(二)后唐(李存勖)沙陀族人(野蛮武夫)
梁的主要敌手是李克用,后来儿子李存勖以沙陀人为骨干,923年称帝于魏州,国号唐,同年建都洛阳,是为唐庄宗。后唐统治更加腐朽。唐庄宗昏庸无知的蠢人,疑忌功臣,亲信宦官和优伶,残害百姓,四方饥馑。926年,魏博兵变,唐庄宗毙于流矢。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入洛阳称帝,是为唐明宗。他虽然目不识丁,却留意政治,革除了庄宗一些弊政,几年之内,社会有所好转,人民获得了喘息机会。唐明宗李嗣源在位只有七年,随后,养子王从珂夺去闵帝李从厚的帝位。而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趁机向契丹借兵,条件是承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亲,得胜后就将雁门关以北诸州送给契丹,这个无耻的卖国贼在936年起兵太原,碾底击败后唐军队,攻进洛阳,建立后晋。唐废帝自焚,后唐共14年。
(三)后晋(石敬瑭)沙陀族(是个武夫)
刘知远原为石敬瑭部将,后晋河东节度使,他被石重贵猜忌,募兵五万。契丹入开封时,他分兵防守四境,并于947年在晋阳称帝,国号汉。契丹北撤,刘知远趁机进入开封,定为都城。刘知远即为后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后仅仅十个月死去,其侄刘承祐继位,是为隐帝。
刘知远认为大事不可与书生商量,完全信任武夫。刘承祐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密令杀戮功臣,导致内部斗争更加激烈。迫使邺都留守郭威句柄反攻开封,汉隐帝被杀,后汉灭亡。但有个刘崇在晋阳称帝,国号“北汉”,依附于辽国。
(五)后周(郭威)
继沙陀族人的三个小朝廷而兴起的周朝,虽年代短,但在历史上出现转机。对沙陀族人野蛮性统治的开始数年,后唐就显示出极大的混乱。当乌云层层有加无已的时候,忽然出现一线微微的晨曦,呻吟在战乱暴政下的民众,感到有一丝希望。后周政治颇能顺从民意,因此是值得重视的。
武夫做皇帝,总有谋士(文官)任幕僚,从而武夫也学到一些政治知识。郭威留心搜罗人才,951年,郭威即位,是为周太祖,他出身贫寒,但读过一些书,知道民间疾苦,即位后,一改沙陀人好杀的蛮风,虽然是微弱的,但是显得气候有变化了。
周太祖严禁州县官扰民,在五代时期是一个难得的皇帝。他的政治措施使唐末以来极为混乱的北方社会开始走上了安定的道路。
周太祖病逝,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志气宏远,精明强干,内政和军事都取得骄人政绩。他继续完成郭威开创的改革事业。
第一,整顿纪纲,严明法纪,严明军纪,奖拔清廉,严惩贪官污吏。
第二,减轻民困。佛教在唐、五代时毒害很大,周世宗限制佛教,对民
众是个大贡献。955年,下令天下寺院,非朝廷特许,一律废除,废了三万多所,使僧尼大批还俗,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三,准备统一,他希望能做三十年皇帝,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在五年间主要是开拓疆土。
954年,周世宗刚即位,北汉主刘崇勾结辽国,大举入寇,辽兵万人,北汉三万人。权力向潞州进攻,这是生死存亡的一场战争,周世宗临危不乱,御驾亲征,,959年挥师攻辽,辽军惧怕周军,退回代州,收复了十六州中大片疆土,正当胜利进军时,周世宗柴荣不幸染病,只好含恨班师,回到开封不久病逝,年仅三十九岁。柴荣死后,七岁儿子柴宗训继位。第二年,掌握禁军的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去寡妇孤儿政权,建立宋朝。
后周一朝共十年。
(用翻拍图片来解释。因为这个问题太难解释了)




【四】五代时期十个小国
与此同时,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着十个政权,南方有九个: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方河东地区有一个:北汉。合称“十国”。
这一时期,历史上叫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它既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又是走上北宋统一的过渡。
1、吴国。杨行密,都城在扬州。46年。
2、南唐。徐知诰,都金陵。39年。
3、前蜀。王建,都成都。35年。
4、后蜀。孟知祥,建都成都。40年。
5、吴越。钱鏐,建都杭州。86年。
6、楚国。马殷,都长沙。56年。
7、闽国。王审知,建都福州。53年。
8、南汉。刘隐,建都广州。67年。
9、荆国(荆南)。高季兴,建都江陵。57年。
10、北汉国。刘崇,建都太原。29年。
关于北汉,属于后汉遗孽。后周郭威灭后汉之后,刘崇在辽国卵翼下建立起附属契丹族的傀儡国。

【四】五代十国的历史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呢?
(是不是这儿有“敏感词”?删除,那图片也没了!)
我还是上传有关图片吧——我自己“翻拍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