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
刘福新
这一集的图片次序比较乱,因为走出“蓬莱阁”之后,书法作品甚多,可以用“目不暇接”这个成语来形容了。蓬莱阁最高处的平面上,分布着好几处小景点,我的拍摄次序先往东再往西,很难按次序叙述。不论怎么样吧,我就按照我拍摄的次序来介绍吧:苏公祠(包括卧碑亭)、宾日楼、普照楼、避风亭、海天一色(石景)、胡仙堂(注意:不是“狐仙堂”)、天后宫、龙王宫。除了蓬莱阁风景区顶部的小景儿就是风景区“中部”的景儿了,而这两部分的景儿是蓬莱阁风景区的重中之重。
关于小景点的文字叙述,请参考图片下边的注脚。
因为天气变化,空气质量指数降低,加上相机老化,拍照次数频繁,以致照片质量严重下降,只能说是“最简单的纪录片”吧。
本文图片46幅。
2021年12月14日近午完稿,并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21年10月16日13点56分。
站在蓬莱阁二楼拍毗邻的建筑物。
用这一幅作“压题图片”吧。
站在蓬莱阁二楼的走廊,远拍大海。
拍树木
走出“蓬莱阁”之后,书法作品甚多,可以用“目不暇接”这个成语来形容了。
这衣服是清代光绪年间督学使者裕德所题。
没注明作者
蓬莱阁最高处的平面上,分布着好几处小景点,我的拍摄次序先往东再往西,很难按次序叙述。不论怎么样吧,我就按照我拍摄的次序来介绍吧:苏公祠(包括卧碑亭)。
卧碑亭是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而得名的。碑的正面是行草《书吴道子画后》,背面是楷书《海市诗》。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苏公祠简介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苏公祠
苏公祠是了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中间这幅是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正本在广州的六容寺。他曾在登州做过五日知州。但就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为蓬莱人民做了两件大好事。一是修筑海防,二是减免百姓的盐税。至今在蓬莱民间还流传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谈。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朝东走,有宾日楼。
宾日楼,又称望日楼,登楼远望,视野开阔,使观日出的好地方。当年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东方红》,曾选择这里作背景,该片开头的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宾日楼简介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普照楼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普照楼简介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蓬莱阁古建筑群导览图
现在的蓬莱阁景区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是一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地扩建和改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游客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避风亭
避风亭,原名海市亭,建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泰修建。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力的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璧合,堪成称三绝。另外还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属十分珍贵之墨宝。不过我要说的神奇迷离之处并不在此,而是避风亭的建筑高踞山巅,面临大海,然而不管刮什么样的风,你在亭内点燃一支蜡烛,火苗也会纹丝不动。的确神秘!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避风亭简介。
避风亭的北面是一堵高高的城墙,城墙高至亭的半腰,城的外壁又呈弧形。所以当北风吹到弧形墙壁时,便形成了一股强烈气流,急剧上升。飞越屋脊,向南而去,亭内便无风可入。再加上亭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墙壁,只有北面留有门窗,空气不能对流。因此,尽管海风呼啸,门窗洞开,亭内却风丝不动,烛光不惊。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澄碧轩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标识牌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拍的西边的景儿可能是“田横山”?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往西走。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与老伴下来了,拍朝东走的游客。这些游客的路线是对的。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海天一色。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胡仙堂(注意:不是“狐仙堂”)。
胡仙堂简介。
“锡”字与“赐”字是通假字,“锡”是“赐”(恩赐)的意思。
这儿是天后宫。我们是从天后宫的后边进入的,所以是“倒着拍”(与正确的顺序相反)
这儿才是天后宫的正门。
标识牌。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丹崖仙境"坊,坊额"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提写的。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这会儿看到的就是显灵门。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过了显灵门往西走,就到了龙王宫。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游客。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王宫对联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东海龙王敖广
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走进龙王宫的正殿,中间坐的是东海龙王敖广。
 蓬莱阁纪游[三](威海烟台旅行第三十九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东边站立的分别是巡海夜叉、千里眼、雷公和电母。
西边的分别是赶鱼郎、顺风耳、风神和雨神。
小结:
除了蓬莱阁风景区顶部的小景儿就是风景区“中部”的景儿了,而这两部分的景儿是蓬莱阁风景区的重中之重。
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上,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整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因为蓬莱阁的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24日蓬莱阁景区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