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乘2路车采访郝家庄姜田与实验玉米康永军和张德文我与一群老太太的对话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乘2路车采访郝家庄、可喜的田野、和谐的街景、朴实的村民
老朽居处(上海花园小区)南侧有一条东西大街叫流泉街,流泉街有一停车点叫吴家池子停车点,是我来来回回经常注目的地方。我为何注目?只因2路公交车和6路公交车都从这儿路过,我有时痴痴地看看车牌子,还有哪几个村庄我没访问啊?这也就是老朽采访郝家庄的原因。
2021年9月22日,天气还可以。下午16点10分左右,我上了2路公交车。哈,近来,与2路车的缘分越来越深了!司机师傅让我在写着“徐家庙子”标识牌的地方下车,嘱咐我“5点半”(17点30分)之前过来等车,我一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足够了,谁料到这个郝家庄把我迷倒了(很喜欢),最后一辆车没能赶上,可,就因没赶上2路最后一班车,却让我幸会三位好司机,一路拉我会昌乐县城。这是下集的内容,此文提前告诉读者,与我共同享受昌乐各类车辆驾驶员的好风尚好品格……
这篇博文的“帽子”不小了,下边的叙述必须简略了:
诚如题目所述——“可喜的田野、和谐的街景、朴实的村民”——今列三件事儿如下:
第一件,从2路车徐家庙子停车点朝东,据我目测,大约要走二里路才到郝家庄,遇到的车辆都不是相向而行的,我对这个不着急,正好可以拍田野,特别是庄家蔬菜。一片大姜将我吸引了,心中老以为营丘镇种着大片姜田,这儿也有啊。还有标着试验记号的玉米,我这徒步走很有收获。
第二件,过了一条杨树高耸的南北路,有老两口驾驶三轮,拍之。从村子西边进村后,又认识了正忙着晒玉米的两口子,先生叫康永军,从五图小学退休。黄灿灿的玉米,初露颜色的柿子树,都给我一种温馨感。我说:“来来来,给你两口子拍个照。”
第三件,经康永军指引,我从这条“前街”朝北,折进了“中街”。原来,村两委办公大院就在中街的西端。虽然,我知道办公大院这会儿可能没人,但我还是进去看看。拍到了一个大石缸,哈哈,这么大石缸,第一次见。
第四件,沿着“中街”东行,遇一拉货的货主,搭讪起来,这位司机师傅的话让我颇感兴趣。他列举了几个自然村,问是不是我发的。我答:“对呀,是我发的呀。”于是,给了他一张名片……还未采访完,就接到了他“加微信好友”的请求,发稿的今天,早已是微信圈好友了。他的名字叫张德文。
第五件,与一群老太太对话对话如下:
“照什么呀,一群老婆子。”
“哪个村也是老婆子多呀。我不拍老婆子拍谁?”
“嗨,可不是吗?村里剩一堆老婆子,这是为啥呢为啥呢?”
“男人负担重呀,体力,脑力,要撑起一个家来呀!——女人为啥活年纪大?好哭啊,眼泪流的多,身体就可以减负呀;男人可不能哭,再难也得忍着,泪水流不出来,憋闷呀,咋能多活?”
“哎呀呀,说的对说得对”
(没想到,我这句话,引起她们极大兴趣,开启了讨论会。中间的一位指着西边的一位说:“俺这五个老婆子,只有她还有掌柜的!”)
暗想:这是普遍的真理。我老伴经常与我絮叨:“河南(村庄名,我老伴娘家,现已拆迁)里,与我同岁的,谁谁谁谁,都没有男人了,还有俺俩。”
中街从西到东拍了个遍,东端竟然还有一大片菜地,菜地与“后街”、“大前街”是下集的内容。
最后,简介“村庄溯源”:
郝家庄,曾用名帅孟郝,行政原属五图公社、五图镇,今属五图街道。元代郝氏立村,以村东有帅孟塚,取名“帅孟郝”。明朝末年,更名郝家庄。沿用至今。
2021年9月30日上午完稿,并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司机师傅让我在写着“徐家庙子”标识牌的地方下车,嘱咐我“5点半”(17点30分)之前过来等车,我一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足够了,谁料到这个郝家庄把我迷倒了(很喜欢),最后一辆车没能赶上,可,就因没赶上2路最后一班车,却让我幸会三位好司机,一路拉我会昌乐县城。这是下集的内容,此文提前告诉读者,与我共同享受昌乐
各类车辆驾驶员的好风尚好品格……


“照什么呀,一群老婆子。”
“哪个村也是老婆子多呀。我不拍老婆子拍谁?”
“嗨,可不是吗?村里剩一堆老婆子,这是为啥呢为啥呢?”
“男人负担重呀,体力,脑力,要撑起一个家来呀!——女人为啥活年纪大?好哭啊,眼泪流的多,身体就可以减负呀;男人可不能哭,再难也得忍着,泪水流不出来,憋闷呀,咋能多活?”
“哎呀呀,说的对说得对”
(没想到,我这句话,引起她们极大兴趣,开启了讨论会。中间的一位指着西边的一位说:“俺这五个老婆子,只有她还有掌柜的!”)
暗想:这是普遍的真理。我老伴经常与我絮叨:“河南(村庄名,我老伴娘家,现已拆迁)里,与我同岁的,谁谁谁谁,都没有男人了,还有俺俩。”
上集图片共有57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