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岐山下,将军故乡(2021年8月17日临朐会友第二集)

标签:
八岐山下将军故乡八岐山简介花园河村简介许其亮将军故里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八岐山下,将军故乡(2021年8月17日临朐会友第二集)
本人在上一集最后一个注脚里说:“下山了,我们商议好,下一个目标是嵩山……途中,路经将军故里,也就是现任军委副主席许其亮的老家。这件事儿,另文专发。”
还在朐山的时候,临朐两栖网络好友鲁强谈到了花园河村的许其亮故居,我问:“去嵩山绕路多吗?”答:“不多。”“那就走花园村吧。”
一路上,领略着车窗外初秋的临朐风景,其实我对临朐并不陌生,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就是在临朐县五井镇的嵩山东麓一个叫上坪村的水库管理处创作的,我在哪儿住了38天,完成几十万字的初稿。2003年以后,我又两次前往五井镇上坪村和西池村,看望水库管理处的师傅们。而我们现在还是走在临朐县五井镇的地面上。
我在车里稍稍闭了会儿眼,为的是“保存足够的精力”……听得驾车的鲁强说:“前边就是五井煤矿的旧址了。”鲁强说:“五井煤矿地面上的建筑物都没了,只剩这个‘渣子山’(或‘砟子山’)了。”我一听,赶快睁眼,瞧着车窗外。我说:“我得下车拍个片!”
车再行,不大会儿,远远望见一座山。鲁强夫人陈春华说:“那座山叫八岐山。”我没有听明白,让坐在后面的小陈给我写了下来。啊,原来是个“岐”字。
回家后用搜狗查到几段资料,现整理后(缩减、修改)贴如下:
“八岐山高不过百余米,然山体皆由青石构叠而成, 时光荏苒,风吹日晒,裸露的山岩,也已青中泛黛!夏天雷雨过后,鸢鹰隐影,山巅乱云飞度, 不识庐山真面目,八岐山陡然增添了几分神奇和秀丽!峭壁之上,绝巘多生怪柏,几株 黄栌倒挂,秋霜一染,碧崖飞丹,又是一绝!”
可我们一行五人(鲁强夫妇俩,我家三口)在议论八岐山的时候,看法不一致,问题出在“究竟是哪八个山头呀?”后来进了村,在一面墙壁上看到了一个广告,才统一了意见,认为我说得对。
现在我要谈一谈题目中的那位将军了。将军是谁?许其亮是也!下边是他的简历:
许其亮
“临朐为何将军多?这不禁使我想到了那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在‘北方’这个大前提下,还有其独特的地利和人文优势,这或许是破解‘临朐将军多’的重要密码……临朐地处齐鲁交汇之地,受孔子儒家文化、孙子兵家文化影响最深。山东之所以称齐鲁大地,就是因为地域源自春秋战国时的齐国与鲁国。齐国是韬略鼻祖姜太公的封地,兵圣孙子出自齐国,崇武尚武是齐国人的传承;鲁国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源远流长。”
本人亦曾说过:“儒家讲忠贞,兵家讲勇敢,这‘忠勇’二字,山东人全占了。山东的兵好用,山东的将好使。更何况,沂蒙山是老解放区,将军多也就不奇怪了。”
篇幅不短了,打住。请看我参观期间所拍的图片吧。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敝文,还下载了三幅图片。
2021年8月21日4点完稿,5点之后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我在车里稍稍闭了会儿眼,为的是“保存足够的精力”……听得驾车的鲁强说:“前边就是五井煤矿的旧址了。”鲁强说:“五井煤矿地面上的建筑物都没了,只剩这个‘渣子山’(或‘砟子山’)了。”我一听,赶快睁眼,瞧着车窗外。我说:“我得下车拍个片!”
图片所标出的,是我的观点。
我说:这儿拍不全,缺了右边的山头。
我说的话,他们不信。
附一:下载一幅许其亮将军照片
附二:下载一幅八岐山图片
附三:许其亮将军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