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2020-11-29 09:29:47)
标签:

游击将军府详拍详记

前院议事厅为主

后院家眷生活场所

嘉峪关的一处亮点

军事

分类: 旅迹苔痕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 [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刘福新

我现在已经进入了光华门,也就是说我已经进入了嘉峪关内城。

(好了,删净了)

 第三集图片计有63幅。

2020年11月29日上午完稿,并发于本人的新浪博客

【说明】这篇博文,抖擞精神,费尽心力,却不能发出,显示有“皿干磁”(谐音)。每一段都检测过了,使用“单个删除”的方法。究竟哪一个字哪一个词是“皿干磁”呀?有这么故意刁难人的吗!?……难不成,我将正文全部删除——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20年09月23日09点47分。
   在嘉峪关内城东北角有一建筑,远看
不知是个府邸,趋近方知是“游击将军府”。游击将军是嘉峪关最高长官,嘉峪关的一切决策和号令均出自这儿。
 这一幅有石狮。作“压题图片”了。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这位美女在“自拍”。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游击将军府”简介。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游击将军需要文韬武略俱全,从府门对联即可看出。“百云杀气风云阵;九地藏机虎豹韬。”看吧,厉害不?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历任游击将军简历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走进府中,前边是个四合院。拴马桩、救火盛水的铜缸,旗杆等,一应俱全。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中堂外门上挂一匾,曰:“神威永护”。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门框上有一幅对联:“金鼓动地战旗猎猎映大漠;铁垒悬月轻骑得得出长城。”这幅气势恢宏的对联反映着几百年前的烽火岁月。眼前仿佛出现了金鼓雷动、战旗猎猎,在悬月的黑夜,铁骑驰骋,守卫巍巍长城的场面。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按中堂简介(牌子),屋里有六个雕像,可我在门外只能拍下五个来。一看说明,我明白了,其中有三十五岁的游击将军芮宁和四名文武官员,一名士兵。只见芮宁将军身着铠甲,在作战沙盘前拈须听一名武官讲解沙盘,他神情刚毅凝重,具有大将风度。旁边一个武将正向一名文官汇报这什么,另一名文官在瞧着沙盘。一个士兵在站岗。虽然只有几个人物,却把嘉峪关的防御和作战的中枢神经部分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人物后面的办公桌后,有一屏风,屏风上画着一只气势威猛的下山虎。我想这正是象征着游击将军和他的官兵们有勇有谋。无论布阵还是作战都和下山虎一样的厉害。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据记载自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肃州人芮宁担任嘉峪关游击将军,到光绪八年(1882年)的三百六十多年,共有十八位官员在此任游击将军。他们率领着守卫长城的将士,为保卫祖国和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芮宁将军,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嘉峪关游击将军,同年九月在战斗中中箭身亡。事后,明王朝恩赐芮宁为都督同知,世袭指挥使。恩赐重金厚葬,并在肃州修建芮宁祠堂,供后人凭吊祭祀。芮宁将军虽然离开人世四百九十多年,但是他的丹心却永存人间!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看完拍完了中堂,我走到东厢房外,三间东厢房为书堂。这书堂是文官日常办公的场所。书堂内设有文房四宝、关照、书架等物。并有四个人物雕像。有文官一人,中国商人一人、波斯商人两人。那文官正为过往嘉峪关的商人及行人签发关照。人物活灵活现,并显而易见的表现出了主题。我对设计者甚为佩服。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再看西厢房。三间西厢房是武堂,武堂是下级武官办公的场所。只见屋内有火盆、兵器等物,墙上有“出塞”横幅和“嘉峪关军事防御图”、“明代烽火信号表”。有人物一名,正在歪头酣睡,肚皮缓缓起伏,蛮态可掬。这人物表现了战事随时有可能发生,因而要抓紧休息。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顺着前院的一道门进入了后院。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后院也是一个小四合院。三间正房是后堂。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东厢房是食堂。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后院西厢房为仆人的住屋。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后堂是游击将军和夫人的会客室。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游击将军的书房。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游击将军及夫人的卧室。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同时还有一耳屋。是守门士兵的住房。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管家住所。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古代计“更”方法。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同上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参观完了,再拍大门。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井亭,在府邸西侧,属于府邸的一部分。

嘉峪关摄影札记[第三集](甘肃旅行纪实·第四十一篇)          这幅图片,属于内城的西门“柔远门”了,下一集再讲。

附一:游击将军的品级

游击将军究竟是几品官?网络里查不到。有一辞条说:“明代有游击将军一职,为明朝军镇总兵官下属军官,无品级、无定员,位次于参将。长城沿线诸镇均设有游击将军,员额不等,分领戍军,往来策应。”但这句“无品级”好似不准确,因为游击将军有属官属吏。游击将军“无品级”,他的下属官吏怎么办?又查《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也是说“位次于参将”。那就看看参将吧,“明代为总兵官(相当于少将)的副职而置参将(相当于大佐),分驻各地。清代为副将(相当于大佐)的副职,与今之中佐相当。皆为各省提督指挥之下的武官。”这个辞条说明:参将相当于中佐,游击将军比中佐还要低。我还想说明:这个辞条来自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而这本书不是中国人撰著的,而是日本人写成的。也难怪,辞条里有什么少将、大佐、中佐。日本的中佐相当于中国军队的“中校”,也就是说“游击将军”相当于一个副团长或正营长吧?但我总觉得日本人的说法有误,嘉峪关的游击将军绝对比副团长要大一点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