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2020-10-04 08:16:54)
标签:

两次路过荣山村

去时马采风路过

去莱家沟二次路过

荣山村简介

图片

分类: 昌乐村影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刘福新

202093日,本人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为纪念抗日战胜利75周年,我到司马沟一带采访抗战时期昌乐中学等旧址》,文章很短,贴于下:

昨日,接一同姓文友电话,要拉我乡村采风,问我选定何处?我答:“去时马一带吧。”今日八点半,同姓文友按时到了我楼下……边走边商议,这位文友简直就是“活地图”呀!按文友预先设定的路线(行动中,稍有修改),先后采访了荣山村(路过)、时马(时读chi.时马,当地人读chimo)、莱家沟、司马沟、柳山顶(柳山中间有一盆地,这个村在窝窝里,属于临朐县)、敢家沟(亦属临朐地,为何要访,见图片注脚)、刘家沟(抗战时期昌乐中学所在地)。本文仅仅精选了41幅图片,叙述也格外简略,权为“楔子”,详述的博客文章待发。

看到最后的这句“详述的博客文章待发。”很惭愧,我对这些村庄很生疏——同姓文友十分熟悉,一路上给我介绍这些村庄的历史、地理、民情、民俗、人物、轶事,可我健忘,左耳进右耳出了。有心打同姓文友手机求援,但又一想,既然同姓文友不愿意以名字见博,我又何必“顺手牵羊”?我又何必赚个“鸠占鹊巢”恶名?

本来这一篇是想写“时马”,可路过荣山村时,停车小歇,在荣山村拍了几幅图片,这是我要发荣山村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的采访,时间很紧张,因为我想多采访几个村庄,而这些村庄都与抗战时期的“昌乐中学”有关。采访完时马之后,要去莱家沟,按原路返回,又一次经过荣山村,这一次是从北而南穿过,印象最深的是拍下了一个旧水塔……这是我要发荣山村的第二个原因。

在荣山村小歇时,拍下了荣山超市的老板。我在《为纪念抗日战胜利75周年,我到司马沟一带采访抗战时期昌乐中学等旧址》一文里的注脚是“去时马,必须走荣山村。荣山在抗战时期也有故事。拍于202009030917分。”

最后简介荣山村:

荣山村:2006年的昌乐县资料还叫“荣山官庄”,不知何年何月改为“荣山村”了?虽说改动不大,但对村庄的溯源却极为不利。该村行政隶属鄌郚镇,元朝已形成村落,诸姓和宁姓为土居居民,因处荣山子脚下,取名荣山官庄。

下一篇莱家沟。

        (一)去时马,路过荣山村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1、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20年09月03日10点57分。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2、我对山区的地形地貌很感兴趣。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3、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4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5、在荣山村小歇时,拍下了荣山超市的老板。我在《为纪念抗日战胜利75周年,我到司马沟一带采访抗战时期昌乐中学等旧址》一文里的注脚是“去时马,必须走荣山村。荣山在抗战时期也有故事。拍于202009030917分。”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6、2006年的昌乐县资料还叫“荣山官庄”,不知何年何月改为“荣山村”了?虽说改动不大,但对村庄的溯源却极为不利。该村行政隶属鄌郚镇,元朝已形成村落,诸姓和宁姓为土居居民,因处荣山子脚下,取名荣山官庄。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7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8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9、这就是荣山子了吧?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10、往西走,是“下坡”。

端的是一溜大下茬。


          

   (二)去莱家沟,再次路过荣山村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1、时马村东的“双杨”。这是返回时拍摄的。

不知“红色线条”怎么拍出来的?

(乡村记事)两次路过荣山村        2、我们的采访,时间很紧张,因为我想多采访几个村庄,而这些村庄都与抗战时期的“昌乐中学”有关。采访完时马之后,要去莱家沟,按原路返回,又一次经过荣山村,这一次是从北而南穿过,印象最深的是拍下了一个旧水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