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海关老龙头游记的士司机的语言递进法宁海城澄海楼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河北之旅”之九十三)
此文题目曾拟为《再游老龙头》,但我老伴属于初次游览,觉得不妥,再者也与整个“河北之旅系列”不合,故改《山海关“老龙头”游记》。
图片多,看来又要分为“上中下”三集了。先不忙着介绍“老龙头”,反正还有中集个下集,介绍的文字以后再说。藉此说两件事儿:
一件与此文关系不大——有好多微信朋友,看我不断地发博文,特别是诸如《2020年2月下旬随拍图片(一)》之类,误认为我天天往外跑拍照,因此婉言相劝,大致是“为了您自己,也为了您的家人,不要频频外出吧。”言之恳恳,语之谆谆,感之耿耿,情之深深——可惜这些人根本没读本人文章,属于“瞎猜”、“胡懵”之类!
一件与本文有直接关系——我要说的是山海关出租车司机的“语言逻辑三层递进法”:10月12日早上出了柏悦宾馆,未吃早饭,等公交车。这会儿,过来一出租车司机,当然是劝我夫妻乘坐他的车。的士司机都善谈,这位青年人所谈内容基本如下:
(听我说要去老龙头之后)——
“上午不要去老龙头啊,下午再去,海边美呀,看夕阳。”(我暗忖:看夕阳,连回来的费用他都算计好了!)
“长城看八达岭,是小看头;看就看山海关的长城,这才是大看头。山海关长城哪儿最有看头呀?孟姜女庙!”
“孟姜女庙这儿去不了,要往东走二里多地——看你们这个年龄,别受那个累了,坐我的车吧,又快又舒服。”
看到了吧,这就是“语言逻辑三层递进法”。
若是我们不从,定要讥刺一番——果不其然:“退休了,拿着好几千块钱,还这么不大方,守财奴啊!”
关于老龙头有关文字,请看图片下边的注脚吧。
【注脚选】
这是等车的时候拍的。
就在这时候,一出租车司机,当然是劝我夫妻乘坐他的车。见正文。
此时是07点06分。
这是游客中心。
7点30分进了景区。
后来又在城垣上建起了一座高达10米的澄海楼。当时戚继光是为防止后金骑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从海边潜入,动员土兵修建这座海上石城的。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
向东远眺,是湛蓝的大海与海滩还有鳞次栉比的建筑物;向西遥望,又是大海与天际边的建筑与船帆,倘若往西北观望,是那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长城就从我的脚下顺着山势蜿蜒横卧在那一座又一座的山岭上,直到祖国西部边陲。看着那由长二尺多、宽一尺余的条石一块块、一层层砌起来的长龙,我无法想象当年在并无现代化机械力可借助的情况下,先人们是怎样用人力一块块地把它们搬运到这一座座山岭上,又一块块垒起来的,无怪乎这万里长城成为世界的奇迹。
66、石城里修有河北长城第一道关口南海口关,第一座敌台靖卤台。
先有靖卤台,横剖有澄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