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承德普宁寺汉藏结合的寺院体现清帝良苦用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2019年10月10日上午,参观完热河行宫之后,在丽正门外停车点乘6路公交车前往普宁寺。
首先声明:这儿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普宁寺景区,另一个是普宁寺。
普宁寺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北部武烈河畔,占地5.78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宁寺和普佑寺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和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普宁寺是一座汉藏结合的寺院。它的前半部分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院的特征;后半部分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
说说我的感受:看到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当时只觉得与别的寺院不一样,没有考虑到其它。直到看完拍完,才理解了清帝“重视民族融合,推进民族团结,以利于自己统治的良苦用心”。
普宁寺名字的含义是:普天之下安宁、保佑天下众生。
普宁寺包括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乘之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等古建筑。
1961年,普宁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据我实地观察,普宁寺顺着山势逐渐升高。
没有太阳,掉向了,看普宁寺坐东朝西,肯定不对;可能坐北朝南。
拍到近午时分,空气质量稍稍好转。
因为普宁寺与普佑寺紧紧相连,参观普宁寺期间,也参观了普佑寺。
2019年10月10日上午,参观完热河行宫之后,在丽正门外停车点(避暑山庄),乘6路公交车前往普宁寺。从避暑山庄到普宁寺计有9站。
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
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此时是10点52分。
此时是11点12分。
睹物伤情啊!
小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赶方山庙会,同样大的小玩伴5分钱看一看洋片,再用5分钱买个水煎包。我只有眼馋的份儿。家里穷吗?不比人家穷,是后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