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隆中游记[四](湖北旅游札记之八)
标签:
老龙洞牡丹园南阳与襄阳之争 |
分类: 旅迹苔痕 |
这一集图片主要是自然风光,有老龙洞和牡丹园等等。
说到古隆中的自然风貌,那是很难描述的,幸而罗贯中早就在《三国演义》中有了描述:
古隆中为隆中山主景区,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风光,罗贯中曾这样描写隆中风光:“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这是多么美丽的风光啊!
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型如卧虎;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涧小溪流水潺潺。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龙洞是一处泉水溶洞,诸葛亮当年躬耕陇亩,引此水灌溉。老龙洞位于隆中山脚下,周围松柏交翠,山水相映,茂林修竹。大家可能会感到,此时的古隆中更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老龙洞的传说很多,相传老龙洞很深,有人说它通到南漳,更有人说他可以通到四川。这里的水质甘甜,喝了这里的水能使人更加聪明,据说诸葛亮智慧过人就是喝了此水的缘故。所以这儿的茶馆很会做生意,想着法子吸引游客品赏隆中香茗
老龙洞背后是隆中的牡丹园。“阳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千百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每年春天,牡丹花盛开,煞是好看。牡丹园究竟有多美,以本人所拍图片为证。
这一集是我“襄阳古隆中游记”最后一集,我觉得话犹未尽,特地解释一句话: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因一句话而导致襄阳与南阳之争。《出师表》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叙,这就相当于现代人说自己是哪个省的人一样。《出师表》文中指的南阳为东汉的南阳郡,非今天的河南省的南阳市,东汉南阳郡作为南都、帝乡,其面积远比今天的河南南阳市要大,直到襄阳一带,所以尽管隆中就在离襄阳20里的地方,当时仍然属于东汉南阳郡的辖地,所以诸葛亮才自称躬耕于南阳。
我当然持湖北省的“襄阳说”。
再举个例子,我们昌乐县自古以来隶属青州府,但现在行政隶属潍坊市,这是行政的变化,绝对不能说昌乐县与青州府没有关系吧?再举一个例子,五莲县行政原属“昌潍地区”(潍坊市的前身),后来划归了日照市,也绝对不能说五莲县与潍坊市没有关系吧?有的人死咬着《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一句话,说发生地是在河南省南阳市,没有半点儿意思的。
古隆中为隆中山主景区,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风光,罗贯中曾这样描写隆中风光:“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