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019-01-29 09:46:44)
标签:

我有传家宝节目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我到过峄山和西安碑林

我是山东人

文化

分类: 知识交流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刘福新


2018年122日下午,我在央视综合频道看到了一个节目《我有传家宝》。节目的“献宝人”是搞“拓碑艺术”的,他叫周龙涛,是曲阜拓碑传承人。一看就激动,竟然一个不漏地全部翻拍下来了。

我之所以激动,还有三个原因:

原因之一:峄山我去过,是1986年秋山东省历史教学年会的时候,潍坊市有五位代表,四男一女,我是其中的一员。由潍坊市教研室教研员马秀生带队,另三位是青州二中李瑞玮、潍坊一中许明亮、昌邑一中林娟。我们沿着“孔子登临处”上山,有一狭窄的石缝将林娟的裤子扯破了,问山腰的一位道长讨要了针线缝起来的。这件事儿迄今仍在眼前似的。

之后,我在报纸正式发表过两篇稿件,一篇是散文,一篇是七律诗。峄山刻石也曾叙及。

至于碑文,我看了,看得很认真,可惜那时候本人不但没有数码相机,就连一块“傻瓜相机”也没有,没法拍下来。

当时马秀生教研员有一块“傻瓜”,但只拍了我们五人好几处地方的合影(包括峄山、曲阜孔庙等),所拍底片在济宁一个照相馆洗出来了。

原因之二:关于这块碑石最终收藏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可巧2018年秋天本人参观过这个博物馆,并且非常荣幸,我将“峄山刻石”比较清晰地拍摄下来了,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小记[](“陕西之旅”之十五)》一文中,见图363738.

原因之三:峄山刻石当然是在我们山东,作为一个山东人,我感到自豪!

 再强调一下这篇博文的内容,“拓碑技术”、历史事件、文字衍变,都有详尽说明。我觉得这篇博文可读。

从这篇博文的编辑看,光图片就“处理”(ps)了好几天,上传也分了好几个时间段,如此这般的精心打理我的新浪博客,我尽力了。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本文第一幅图片翻拍于2018年12月02日13点54分。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节目的“献宝人”是搞“拓碑艺术”的,他叫周龙涛,是曲阜拓碑传承人。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这一段视频的图片,我上传的仅有10幅,重点在后边,后边的一个不漏。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 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第一次上传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引出了“拓片”——“峄山刻石”。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这个拓片的重要性,不是随便就可以使用的。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6、我也觉得这个拓片太珍贵了!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0、有关方块字又来的秘密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3、秦始皇到了峄山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6、 画面里的这句话实际上牵扯到峄山。这只是半句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 上》。意思是说:“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即峄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上是指人的眼界。”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7
           

(第二段时间上传)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3、主持人这句话就“外行”了,怎么是“人家”?秦始皇所辖区域,哪能说“人家”?

我现在已经不敢说话了,一旦犯忌,好几天的成果就被删除了或“被私密”了。谁还敢打字?我都恢复了许多了,前天只剩140篇左右“私密”了,可昨夜再查,猛然上涨到近300篇了,我纯粹作了无用功了。

办网站吗,不涉及政治,发句牢骚怕什么呢?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5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6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7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3、(我还是不提意见吧,这里一大段已删除)

讲秦朝的文字“小篆”,就不要涉及到后边的朝代了,我觉得有“炫示腹笥”之疑。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5、唐朝618——907。 是289年。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6、宋朝960——1279(包括北宋和南宋),共319年。这个也说对了。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7、明朝1368——1644,这个好想,就是276年。

关于清朝的起止年代吗,得研究一下:

努尔哈赤建“后金”是1616年,这样算的话,计有295年。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从这里算,是275年。

清政府入关,一统中原,是在1368年,历史学家一般从1368年算起,到1911年清朝灭亡,计有267年。

所以这位经常露脸的教授所说的275年存在争议。本人认为是从满洲族入关开始,应是267年。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4

第三次上传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8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3、我还是尊重这位文字学的教授。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9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4、我对这位年轻的嘉宾(可能是教授)也很满意。因为他讲解很规范很严谨,不随口一说。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0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5、主持人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1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2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1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5、总而言之:秦始皇统一文字。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8、“吾”就是现代的“我”字。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39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0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1、当时齐国的“吾”字的笔画最复杂。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2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3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4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5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6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7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8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49


附一:1986年济宁会议(山东省历史教学年会)图片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1、此系“‘老照片翻拍’”,本人与马秀生(潍坊市历史教研员)在峄山合影。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2、曲阜孔庙。左起:本人(昌乐五中)、李瑞玮(青州二中)、马秀生(潍坊市历史教研员)、林娟(昌邑一中)。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3、右二:许明亮(潍坊一中)



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4、我与李瑞玮。


 附二:【相关博文】

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小记[下](“陕西之旅”之十五)   (2018-10-28 22:18: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yb7m.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