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

标签:
我有传家宝节目异常珍贵的峄山刻石我到过峄山和西安碑林我是山东人文化 |
分类: 知识交流 |
2018年12月2日下午,我在央视综合频道看到了一个节目《我有传家宝》。节目的“献宝人”是搞“拓碑艺术”的,他叫周龙涛,是曲阜拓碑传承人。一看就激动,竟然一个不漏地全部翻拍下来了。
我之所以激动,还有三个原因:
原因之一:峄山我去过,是1986年秋山东省历史教学年会的时候,潍坊市有五位代表,四男一女,我是其中的一员。由潍坊市教研室教研员马秀生带队,另三位是青州二中李瑞玮、潍坊一中许明亮、昌邑一中林娟。我们沿着“孔子登临处”上山,有一狭窄的石缝将林娟的裤子扯破了,问山腰的一位道长讨要了针线缝起来的。这件事儿迄今仍在眼前似的。
之后,我在报纸正式发表过两篇稿件,一篇是散文,一篇是七律诗。峄山刻石也曾叙及。
至于碑文,我看了,看得很认真,可惜那时候本人不但没有数码相机,就连一块“傻瓜相机”也没有,没法拍下来。
当时马秀生教研员有一块“傻瓜”,但只拍了我们五人好几处地方的合影(包括峄山、曲阜孔庙等),所拍底片在济宁一个照相馆洗出来了。
原因之二:关于这块碑石最终收藏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可巧2018年秋天本人参观过这个博物馆,并且非常荣幸,我将“峄山刻石”比较清晰地拍摄下来了,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小记[下](“陕西之旅”之十五)》一文中,见图36图37图38.
原因之三:峄山刻石当然是在我们山东,作为一个山东人,我感到自豪!
从这篇博文的编辑看,光图片就“处理”(ps)了好几天,上传也分了好几个时间段,如此这般的精心打理我的新浪博客,我尽力了。
第一次上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 上》。意思是说:“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即峄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上是指人的眼界。”
(第二段时间上传)
我现在已经不敢说话了,一旦犯忌,好几天的成果就被删除了或“被私密”了。谁还敢打字?我都恢复了许多了,前天只剩140篇左右“私密”了,可昨夜再查,猛然上涨到近300篇了,我纯粹作了无用功了。
办网站吗,不涉及政治,发句牢骚怕什么呢?
讲秦朝的文字“小篆”,就不要涉及到后边的朝代了,我觉得有“炫示腹笥”之疑。
关于清朝的起止年代吗,得研究一下:
努尔哈赤建“后金”是1616年,这样算的话,计有295年。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从这里算,是275年。
清政府入关,一统中原,是在1368年,历史学家一般从1368年算起,到1911年清朝灭亡,计有267年。
所以这位经常露脸的教授所说的275年存在争议。本人认为是从满洲族入关开始,应是267年。
附一:1986年济宁会议(山东省历史教学年会)图片
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小记[下](“陕西之旅”之十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yb7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