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咸阳到乾县,从乾县去乾陵(“陕西之旅”之廿八)

标签:
从咸阳汽车北站到乾县从乾县县城到乾陵乾县人不阳光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从咸阳到乾县,从乾县去乾陵(“陕西之旅”之廿八)
“行旅匆匆”是今年秋天陕西之旅的一个特点。一个人的旅游,虽然踽踽独行,但也有个好处,基本上没有思想包袱,说走就走,时间利用得非常充分。譬如从咸阳到乾县再到乾陵就是如此。
观罢咸阳博物馆,打的(13元)去咸阳客运北站,再乘长途大巴(14元)到乾县。途经礼泉(礼县)时看到路边牌子上标着“昭陵”和“昭陵饭店”。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我不是不想参观,只是时间不够用,只能选一个,在西安的时候记得已经选定了乾陵了。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夫人的合墓。唐高宗李治的夫人为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曾建立大周朝实打实地当过皇帝的女人武则天。
大巴车进了乾县城,刚下车,就被一群人围住了。这群人是干什么的?驾驶三轮车的。我说“我不坐。”走不几步,又被出租车司机拦住了,要价20元,旋即减到15元,我说我不坐,我要找个饭店吃饭。
在《“陕西之旅”遇到的朋友(“陕西之旅”之二)》的博文里,我写了一段话,现录于下:
“9月19日中午时分,乘大巴到了乾县,乾县有一家饭店叫‘川娃小炒’,用荧屏点菜,但这家饭店不诚实,我要了一盘‘农家小炒’,基本是辣椒,肉的用料更损,竟然是‘植物肉’。我向这位当地帅哥(也是顾客)请教了好几个问题。这位朋友的大名叫杜争论。我对这个名字感到有点儿奇怪。”
这一段其实是说了两件事儿,一是吃午饭,二是去乾陵的公交车问题。
吃罢饭,刚出店,又被那一帮三轮围住了,一老头对我说:“你等公交要很久,3元钱,坐我的三轮车给5元钱。”我觉得也行,借此路上观观风景拍拍片子,刚坐上,老头告诉我:“转五个景点,给50元,不贵吧。”一听,上当了,老头宰客。下车,老头还想拦挡,我一举相机,“再挡着,给你拍下来。”
乾县汽车站里的公厕很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种。
沿途有许多感兴趣的景物,譬如沿途的苹果树,眼珠儿瞪得大大的,食指一刻不停滴贴在快门上,可就是拍不上,不是路边的树木挡住,就是车速快唰唰唰闪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好歹拍了一幅,算是自己向自己交差。
公交车不是老头说的3元,是1元,我坐在副驾驶位上,便于拍片。雨伞很湿,插在门把里,下车时忘了,这是我陕西之旅的第一次丢东西。
这么著名的一个文化景点,却没有免费存行李的地方,行李放在一家百货店,存放费5元。钱虽不多,但代表着一个景点的形象。
一路行来,这个乾县城,这个乾陵景区,给我的印象是“不阳光”的,就如阴沉阴郁阴霾的天空……
【补充】此文发布后,偶尔搜索“乾县”,有个“榕树下”老友杨波海就是乾县的文化名人。杨波海曾与我在“榕树下”一块儿干过社团编辑的……
这是我走出咸阳博物馆等车的时候拍的。
(已查:灵源镇隶属乾县,那个“佛留村”隶属灵源镇——2018年11月15日9点20分补充)
这篇博文很难选压题图片,就用这一幅吧。
“9月19日中午时分,乘大巴到了乾县,乾县有一家饭店叫‘川娃小炒’,用荧屏点菜,但这家饭店不诚实,我要了一盘‘农家小炒’,基本是辣椒,肉的用料更损,竟然是‘植物肉’。我向这位当地帅哥(也是顾客)请教了好几个问题。这位朋友的大名叫杜争论。我对这个名字感到有点儿奇怪。”
这一段其实是说了两件事儿,一是吃午饭,二是去乾陵的公交车问题。
乾县汽车站里的公厕很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种。
雨伞很湿,插在门把里,下车时忘了,这是我陕西之旅的第一次丢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