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碧水龙庭·关于“于留刘”的含义·亚运会花絮之二

标签:
碧水龙庭小区的初秋遇到了刘氏家族的人黑山子村刘玉增附亚运会图片杂谈 |
分类: 知识交流 |
初秋的碧水龙庭·关于“于留刘”的含义·亚运会花絮之二
刘福新
(一)初秋的碧水龙庭小区
56、晴朗凉爽了好几天,到了8月28日下午,天气十分闷热,还无风,可以用“氤氲”一词了。我是搞摄影的,我对于“氤氲”这个词儿特别讨厌。拍片过程以及之后一天,有点儿不痛快。我在小区拍片从未有过物业不好好配合的经历,加之一个老头拍片时好好的,拍了一个场景不过瘾,又一次提出让我拍照,之后,却一次次给我打手机(我给了他一张名片,让他儿子或孙女在网上搜索照片,所以他知道了我的手机号码),说是他老伴嫌他长得难看,不愿意将他的照片发到网上。这完全是托词。倘若不是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篇博文当天就发布了。
33、“咬字不清”,典型的南方普通话。还有个“咬字不清”的女记者,就是“报道田径”的那一位。那一位女记者更不合格,除了咬字不清,还有精神萎靡,发型也不合适,连我老伴都说:“这个女人不能干这个”。我与老伴决然不同的文化层次,竟然取得了认识上的惊人一致。建议分管宣传的官员不要弄一些不符合体育项目的女人掺和进体育项目里来,看着不舒服,听着更不舒服。
8月28日下午,下楼,到我的定点理发店“发芹”理发,顾客多呀,一个正在理,等候的还有四个。理发师赵女士建议我“转一圈再回来”。本人向来虚怀若谷(自诩),听从了这个建议。走着走着,到了碧水龙庭小区,进去拍几幅片片吧。
最大的收获是,刚进去就遇到了一位“营陵黄村刘氏家族”的人。
“营陵黄村刘氏家族”俗称“于留刘”,是昌乐县境内的“老坐地户”,因为金朝(宋朝时黄河流域已是金朝统治区域)时,一世祖刘秀石从沧州节度使任上改任青州节度使,后经元、明、清、民国数个朝代的繁衍,辈分很低,譬如我村小埠前已经繁衍到31世了。
我遇到的这位族人是乔官镇黑山子村人,与我同龄(1948年生,属鼠的),但生日比我小一个月(农历三月十四),论起辈分,是25世,我得称呼他一声叔(族叔),可惜没带纸笔,将他的名字打在手机上,忘记“点击”了,迄今也没想起来。
(经与太原某大学老师刘光明通电话,他正在澳洲,他看了这篇博文后,给我发短信说:“那是我本家爷爷,叫刘玉增。”)
因此次所遇,需要补充四件事:
第一,想起了前年春天太原接站的刘光明老师(太原某大学教师),那也是我的族人啊!
第二,碧水龙庭小区与我同龄的族叔是在小区里当“保姆”,给一对八旬老人买菜做饭。
第三,这位族叔告诉我,黑山子村的刘氏家族“失谱”(与刘氏家族失去了联系)了。我说:“这个好说,我可以帮忙,若真正属于‘于留刘’的话。”我还告诉他,前几年于留刘续谱的《序言》就是我代笔的,作为“于留刘”的一个代表,我参与了许多家族事务,譬如江苏省的族人来寻根祭祖等。由于本人上网,发布了不少刘氏家族的文章,于是乎,我与另一位同辈刘氏族人刘其安多次接待外省市刘氏家族的人。
第四,关于“于留刘”字义解读。“于”和“于是”是连词,有“这就”、“这才”、“因此”的意思,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也说“于是乎”。“留”动词,留下的意思。我曾多次发文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唯恐统治不稳,对“前朝贵族”大肆杀戮,营陵黄村刘氏家族被视为“政治宿敌”,在此等情形下,营陵黄村刘氏家族被迫四处迁移,“于留刘”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出现的。“于留”是朱刘街道的大村,分为“前于留”和“后于留”,为了便于称呼,后来的营陵黄村刘氏家族就称为“于留刘”了。用一句浅显的话说:“刘氏家族星云四散了,谁留下看护墓地陵寝呀?于是乎,就有一部分族人留下来了。”这就是“于留刘”的基本含义。另,“于”在古语中,是介词,但这里不是。
这篇博文,花费不少精力解读了“于留刘”的含义,所以加进了题目中。
2018年8月28日晚上翻拍了几幅电视荧屏图片,内有女子撑杆跳冠军李玲、女子800米冠军王春雨、女子双人十米台冠军掌敏洁等。还有花样游泳夺取了冠军的项目。

(二)亚运会花絮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