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通天巗游记[中](江西之旅第一百零九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赣州通天巗游记 [中](江西之旅第一百零九篇)
刘福新
在游览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我是按“逆时针方向”行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从所拍的标识牌说明上,得到一个信息:我拍了一个景点的内容之后,才看到标识牌。也就是说,我的图片末尾才是标识牌。于是,我感叹:我是按照赣州通天厳景区“反方向”参观的。但是,还有一个感觉不得不强调:通天厳景区为什么这么设置标识牌呢?这样的标识牌是符合青年人特点的,对老年人来说,则完全相反相悖!试想,老年按照这样的游览思路,不大会儿就疲劳了,焉能欣赏到核心的景致?当然,我是例外,一来我身体好,二来我要全程拍照,三来我要发博客。
既然景区的标识牌这么定了,我没有话说,毕竟游客的主体是年轻人,像我这样的过七十岁老者是极少数,还不买门票,景区经济收入如何获取?任何景区都是靠经济支撑着的,这个我知道,我不糊涂。
中集图片大致行走路线是:翠微巗——通天巗——广福禅林——将军楼——阳公祠和阳公墓——普同塔——卧佛——千佛洞——新石刻区——一线天。
至于这些景点,正文不赘,请看图片下的注脚。
这篇文章,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新景区”,因为这一集我与老伴游览的主要是“新景区”。
1997年以后开发建设的新景区与通天岩石窟老景区是紧紧相连的,是历史与现代相结合、自然与文化统一的现代旅游新景区。
新景区内有新石刻区、情苑、龙凤园、十二生肖园、人生绘翠园和水上游乐园六大功能区,9.99米高的汉白玉滴水观音把甘露洒向人间,23.66米长的丹岩卧佛在通天巗湖畔接受信徒的朝拜,西岩寺的药师佛为众生防病消灾,千佛洞新是龛像栩栩如生,财神庙为人们富、禄、寿、禧提供机缘,情苑内绿草茵茵是人们休闲寻趣的好地方……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具有“丹霞地貌独特、生态景致宜人、文物遗迹丰厚、石窟艺术宝库”四大特点,是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
本文仅仅写到“新石刻区”,情苑以及之后的景点放在下集,特此说明。
 赣州通天巗游记[中](江西之旅第一百零九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8年04月15日10点50分。
这个字才是“真品”!就是这个——巗!
2、翠微巗
翠微巗紧邻通天岩。巗窟下,相传为宋代隐士阳孝本的隐居处。巗壁之上刻有宋代虔州知州林颜、丞相蒲宗孟和阳孝本三人唱和的诗词。这里还有通天巗最早的一品题刻,它雕刻于熙宁六年即1073年,距今已有900余年历史。位于翠微巗的大肚弥勒佛造像,其题材特异,完成于南宋,是通天巗摩崖雕刻的终曲。沿忘归巗、龙虎巗、翠微巗一线分布的单龛十八罗汉像是北宋晚期赣州慈云寺僧人明鉴经多方化缘而雕刻的,这组造像刀法精炼,个性鲜明,是通天巗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
3、通天巗最精华的部分就是翠微巗,这儿就是阳孝本当年隐居的地方。这里的佛像大多开凿于宋代,虽然体积不大,却非常精致,栩栩如生。岩壁上的一尊菩萨像旁,刻有一头巨型大鸟,像凤凰,莫非是来听经的?在大鸟的左侧(按塑像本身来说,是右侧),是一尊弥勒佛像,一手持珠链,一手持袋,神态怡然,处于翠微巗中心位置。看到这些精美的石窟雕像,觉得不虚此行。
4
5
6
7
8
9
10
11、距离龙虎巗不远有座古寺院,院门口挂着的牌匾上写着“通天巖”(那会子寻不到这个“巖”,用“巗”代替了),这就是广福寺,门口有一联曰:“大殿庄严处世莫亏因果理,觉行圆满随缘开示菩提心”。寺庙深处有一个藏经洞,让我印象深刻,经文已经刻在了石头上。
12、广福寺建在崖壁下,抬头就可以看见一些石像悬在半空,一个幽静所在地,能在这个角度筑屋建庙,开山僧人眼光端的是不俗也。
13
14、将军楼
广福寺的右边有一座名叫“双桂堂”的小楼,这幢小楼有一个没有住过将军的将军楼的故事。
1946年9月24日,蒋介石及其随员“国民政府军务局长”俞济时、“江西省政府主席”王陵基与其子蒋经国等人一行,乘“美龄号”专机飞抵赣州。在赣州著名风景名胜通天岩游览千年古寺广福禅寺时,蒋介石看到广福禅寺所处地形地貌很为特别:古寺依山而建,东北西三面都是如屏石壁,南面是悬崖深谷,沟底也是茂密丛林;惟有东边有一条蜿蜒小路于密林中沿陡峭崖壁切腰可入此山坳谷的广福寺;挡住东边小路,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蒋介石看了,认为此地极适合囚禁张学良,当即命王陵基在广福寺那曾被日军1945年上半年侵占赣州时焚毁的“双桂堂”废址上建造一幢小楼房。蒋介石离开赣州数日后,国民党军的一个连被派遣到通天岩,在广福寺右边“双桂堂”废址上建造起一幢两层小楼,楼内设有卫生间,并安装了赣南历史上第一个抽水马桶。
15、“双桂堂”(将军楼)与岩洞相连。光线太暗,我没有多拍几幅。
16、可是,这幢小楼建成时,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均已被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并进入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前夜。要把张学良转迁到通天岩囚禁的事,蒋介石此时也顾不上了,故未遂。
几十年过去了,也许张学良将军临终时,也不知道蒋介石还在江西赣南的通天岩为他建了一幢小楼。蒋介石至死也未想到,自已选址建造的“双桂堂”不但没派上用场,反而成了赣州市一个旅游景点。如今,赣州市通天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广福寺内的“双桂堂”——蒋介石准备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小楼被称为“将军楼”,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景点。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院内有一株苏铁,据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枝叶依然茂盛,令人惊叹。据旁边的石碑介绍,苏东坡被贬岭南途径赣州时,拜访了隐居于通天岩的名士阳孝本,两人相见如故、相谈甚欢,一起栽下了这株铁树。苏轼是旷达、随遇而安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文化典故。
29、在广福禅林的西侧,有一“阳公祠”,原为“广福寺”禅房,为祭祀本地名人阳孝本而立为祠。
30
31、我一定要看一看阳公墓。
凡是墓地一类,我老伴是非常害怕的,她说自己从小就如此。我让她在院子里稍等,我登山丘看阳公墓。
32、有石阶,很好走。
33、这儿就是阳公墓了。
阳孝本,赣州人,字行先,名与字的本意很可能是“百善孝为先”的意思。他在此地隐居了二十余年,号玉岩居士。估计他想不到一千年后,自己的隐居之地,会开辟为景区供人游览。
这个墓极有可能是后人重修的,我为何这么说?直呼其名,大不敬也。哪儿有这么刻文的?
34、再看这个碑文介绍就更明确了。古代人、近代人,乃至现代人之中的有国文底子者,哪能鼓捣出文字水平这么低级的玩意儿?
在赣州,我从未批评,这一次我不能不说了。
35、
36、游客。端详此人的模样,好像我的北京新浪博客好友章邦鼎?请章邦鼎贤弟过来看看——
37
38
39
40
41、这个指示牌有问题,来访的朋友看出来了吗?上边是“卧佛”,下边是公厕,怎么看怎么别扭。不会写在另一块牌子上?从这块牌子,我看到了牌子制作者的“不成熟的素养”。
42
43
44
45、“普同塔”
46、普同塔建立的背景和用项。
47
48、据资料说:几十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后来随着地壳运动,陆地上抬,海水下退,又经过风雨侵蚀,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往上看,这一层一层的岩层,就是海水冲刷留下的痕迹。瞧!这里岩深谷邃,石窍玲珑,在红色基岩上发育的沟谷纵横交错,沟谷的两侧,是高达数十米的丹崖赤壁,沟谷的底部,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蕴藏着勃勃生机,这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49、老伴有点儿累,我说:“咱不急,慢慢走。”穿过一条山路,曲径通幽处便是卧佛石像所在地。卧佛身长28米有余,胸口刻有佛教标志性符号,形态悠然豁达,一手枕头,像是在冥思万物之法理。
50、这一幅作“压题图片”吧。
51、与我们同一个方向游览的游客还不少。
52、多细腻的雕刻!
53、唐·马祖的雕塑多精湛!
54、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看到了一个洞口,洞口上边刻着“千佛洞”。一看,就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洞穴,将山体洞穿。洞前洞后的石壁上都刻有来过赣州的名人,及在赣州待过的历代名士,如苏轼、曾几、周敦颐、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洪迈等人,让人仰慕与崇拜!这又给通天岩景区增加了厚重的人文历史景观。
 赣州通天巗游记[中](江西之旅第一百零九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55、特别说明的是,我虽然进了洞,但接着退出来了,拍片极少。
56、从这个牌子进一步说明:我与老伴的游览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新石刻区”这个图示,我应该先看到,可拍片的时候,最后才看到。
本文仅仅写到“新石刻区”,情苑以及之后的景点放在下集,特此说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