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冈山到赣州(江西之旅第九十九篇)

标签:
从井冈山到赣州下坡王佐故居遂川县城街景南康区历史资料旅游 |

原先拟题为《从井冈山茨坪到赣州》,井冈山是个县级市,赣州是个地级市,本来就不对等,若是写上“茨坪”,那只能是个乡镇了。虽说井冈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实际上就在茨坪,但茨坪毕竟是个镇政府所在地。
敲开窗玻璃,气呼呼地购了长途汽车票,是一辆“过路车”,时间已过(车票写着8点20分开,可买到票后已经8点32分了),当然疑惑,不再询问女售票员,到站口咨询,有乘客告诉我“车还没来,也快了。”
车是中巴,乘客不多。车走深山,不久后,改换大巴。一愣,原来大巴车不能进山,先用中巴拉一阵,再换大巴。在中巴车的时候,购票员是个男青年,竟然问我老伴要票(购票后我给了老伴),我问“你要票干什么?”答曰“报账。”我说“不行。”蹊跷事儿接二连三呀!嘿嘿,这个井冈山……
车拍图片里,涉及到许多地方名,譬如遂川等,皆见图片注脚。我希望诸位来访的朋友认真地浏览一下,这些资料很难寻找的。
关于图片,空气质量指数很低,又隔着脏兮兮的窗玻璃,简直没法看,仅仅作为旅游记录而已。

敲开窗玻璃,气呼呼地购了长途汽车票,是一辆“过路车”,时间已过(车票写着8点20分开,可买到票后已经8点32分了),当然疑惑,不再询问女售票员,到站口咨询,有乘客告诉我“车还没来,也快了。”
王佐(1898—1930),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出生于遂川县下庄村水坑(今井冈山市下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裁缝出身。1930年2月,在永新被错杀(年仅32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佐故居位于井冈山下庄村,目前保存还不错。
红军为何丢失井冈山:王佐袁文才被杀后旧部反水。
袁、王被杀直接导致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丢失。1930年3月下旬,袁文才部以其妻叔谢角铭为首,王佐部以其胞兄王云龙为首,联名给湘赣省政府打电报,“电告反赤”,并在茅坪成立边防保卫部,完全控制了过去红军赖以最后据守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据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前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回忆说:“1930年10月,在红军最后一次攻吉安时,我见到了毛泽东同志,把袁、王被杀的事情告诉了他。他说这两个人杀错了,这是不讲政策。”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是两省八县的交界之处。有23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308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3144平方千米,是吉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冬,县直属省。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与浙江、贵州两省之龙泉县同名,改名为遂川,遂川县名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县境基本末变。民国21年(1932年),江西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遂川县隶属第10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全省缩为8个行政区,遂川隶属第3个行政区,直至1949年解放。
2000年6月,吉安地区撤地设市,改称吉安市,遂川属吉安市至今。
南康郡
因为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牵扯到了南康郡,所以我对“南康”这个地名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