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乐安流坑古村“寻古”之旅[六](江西之旅第七十六篇)

标签:
流坑古村寻古之六一千多年的樟树大宗祠遗址的感叹乌江浣衣妇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我的乐安流坑古村“寻古”之旅[六](江西之旅第七十六篇)
2018年4月9日早起,去拍“大宗祠遗址”,这是预定的主要景点。因为夜间我从手机百度里又搜索了好几次“流坑古村风景点”。
晴朗的天,依然如昨。与老伴一边走一边打听“大宗祠遗址”。路过的地方依然有古樟,而且是流坑村树龄最老的,牌子上标着一千多年呢。
大宗祠遗址的确很宏伟,就如我在这个系列第二集里所说:“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2018年4月9日,农历二月廿四,正是暮春季节,大宗祠遗址里的植被一片葱绿,更凸显大宗祠庄严美丽。
一路行来,看到了砖墙上晒着的酸菜,还看到了竹篦子上晾着的竹笋。立时将这两样联系起来,酒店女老板很滑头啊!明明是点的“炒竹笋”,却掺杂了大部酸菜。
再次看到了乌江。对于流坑村来说,乌江的风水占了一大半呀!
一群农家女身着各色衣裳,顺着江边的青石板浣衣洗被,娴熟优雅,无意间为古村平添了几分妩媚艳丽,几分闲情逸致。
小动物是我摄影中的爱好,站在古樟树枝上的麻雀(还有酸枣树上的)、树荫下草坪里的雄鸡、乌江水流中的白鸭、街道上的牛群、一只母狗与两只吃奶的小狗,这些都进入了我的镜头。我还有感谢这只老母狗与两只吃奶的小狗,因为我的方向正过来了……
【补充】在这幅图片的注脚里,我看到了董德元。董德元是流坑董氏家族名誉最高峰,得中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既然是状元,既然是副宰相,那我就更有话说了。状元绝对不可能这么落款,即使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稍微懂点儿诗词格律的都知道。
有一幅对联(见上集图31)的落款就是现代董氏家族中的人写的。从这幅对联十分谬误的落款,说明了什么问题?流坑董氏一族彻底衰落了,养了些不成器的子孙!
 我的乐安流坑古村“寻古”之旅[六](江西之旅第七十六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补充】从网络里寻到这么几句:“汉帝行祠,又名“太子庙”,位于上巷江边,坐西向东,为祀奉汉帝而建。清道光元年重建。”因为流坑始建于南唐五代,所以这个汉帝绝对不是汉朝的汉帝,只能是五代的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