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018-05-16 08:57:28)
标签:

浮梁古县衙下集

大堂二堂三堂

头门仪门花厅

供现代官员警觉的对联

旅游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刘福新


昨日发上篇,图片皆不见,重新编辑事,须知更困难。今天发下集,我得谨慎点,正文尚未打,顺口溜一番。

接受教训:图片尽量缩小到2MB之内,虽说可以发10MB的大片,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可太多。

本文配图依然不少,有79幅。

这一篇中的博文图片才是“言归正传”,何也?真真切切地见到浮梁古县衙了啊。

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浮梁古城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全城布局形似八卦,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宽丈许。浮梁县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可见浮梁县特有的历史地位和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现在看到的古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也有170年了,占地64495平方米,相当于95亩。古衙规模宏伟,完整地保留了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

“照壁”是县衙大门前的屏蔽物,是按道教习俗修建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独有的形式,主要增加建筑群的气势,同时也可以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他们不能对衙门内的活动一览无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官僚保守的作风。

“头门”俗称八字门。地面呈八字形,影壁呈八字,主体墙也是八字形。过去有句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是指这一类县衙。

县衙大门的楹联是:“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这就是县官的施政宣言。知县任期三年一届,可以连任三届。

“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候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有中门,东门和西门。中门只供知县和上级官员通过,东门又称为“生门”、“人门”,供一般人员通过,西门又称“死门”、“鬼门”,是死囚犯人出入的地方。

“大堂” 即正堂,取名为“亲民堂”,表示县官是人民父母官,与人民相亲相爱的意思。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

亲民堂的内部都是木质结构。

“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员、商议政事的地方,东西各有厢房,为知县书房茶室。二堂取名为“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处理政务,也就是知县以仁政、劝说、教育的方式来统治人民。琴治就是文治,也就是以德治县。

三堂是明代以前知县办公及与眷属会聚的地方,东西各有两间厢房。明清两代,朝廷制度森严,规定知县须在离家乡500里以外异地当官,而且知县上任不准带家眷,家属也不准来探望,但是,县官可以在当地纳妾。知县只有每年腊月二十至次年正月二十封印期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花厅” 三堂后左右为东西花厅,是知县娱乐的地方,高级官员或同窗好友在此吟诗对弈。高级官员有密谈之事也在此交谈,故也称密室。

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远流长。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佛印、范仲淹、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浮梁的山水与文化而折腰。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照壁”是县衙大门前的屏蔽物,是按道教习俗修建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独有的形式,主要增加建筑群的气势,同时也可以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他们不能对衙门内的活动一览无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官僚保守的作风。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重修浮梁县署碑记》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头门”俗称八字门。地面呈八字形,影壁呈八字,主体墙也是八字形。过去有句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是指这一类县衙。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头门的第二幅楹联。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8、让老伴给我拍一幅照片。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9、我给老伴拍。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0、“头门”再简洁不过的解释了。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1、头门第一幅对联的上联。

县衙大门的楹联是:“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

这就是县官的施政宣言。知县任期三年一届,可以连任三届。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2、头门第一幅对联的下联。

对联不用我解释,读者都明白的。只是那些属于县级的当今官员们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学一学。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3、浮梁旧县衙简介。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4、头门第二幅对联的上联。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5、头门第二幅对联的下联。

写近体诗(旧体诗词)的人注意:此下联末字“看”属于“平声字”,不是“仄声字”(现代汉语拼音有去声字kàn),因此可以作下联的末字(下联的末字必须是平声字)。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6、击鼓喊冤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7、对于老百姓诬告与越诉以及知县规避责任的处罚,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8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19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0、“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候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有中门,东门和西门。中门只供知县和上级官员通过,东门又称为“生门”、“人门”,供一般人员通过,西门又称“死门”、“鬼门”,是死囚犯人出入的地方。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1、仪门对联上联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2、仪门对联下联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3、仪门简介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4、县署图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5、“六房” 衙院东西两侧是六房建筑。吏、户、礼、兵、刑、工六个职能部门在中央称为“六部”,在地方称为“六房”。六房依旧文左武右,故吏、户、礼居东,兵、刑、工居西。东房由县丞分管,西房由典史分管。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6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7、“大堂” 即正堂,取名为“亲民堂”,表示县官是人民父母官,与人民相亲相爱的意思。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8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29、“大堂”简介。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0、上联的末字“也”在此处是个仄声字。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1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2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3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4、这幅对联非常好!不作为,无担当,即使不贪不占,也不是好官!对于今天的官员来说,应该好好的反思——根据这个要求,你做得究竟如何?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5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6、用这一幅做“压题图片”了。

重新编辑到这儿吧。老伴吆喝“吃饭了”——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7

               (午饭后继续“重新上传图片”)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8、这种样式的官轿是黄色,肯定不是七品知县的轿子,浮梁县的县令即使是五品官,也不能乘坐这种颜色的轿子吧?弄一个黄色轿子放在此处是何用意?大为不解!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39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0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1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2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3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4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5、我的图片与别人不一样,文字方面的资料,我是不会漏掉的。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6、“琴治堂”也就是“二堂”。“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员、商议政事的地方,东西各有厢房,为知县书房茶室。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7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8、二堂对联之上联。

    说得好啊!“法行无亲,令行无故”。只要是违背法律,亲朋故旧一概不照顾。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49、这句是下联,谈到“赏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了。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0、二堂取名为“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处理政务,也就是知县以仁政、劝说、教育的方式来统治人民。琴治就是文治,也就是以德治县。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1、这是“三堂”了。三堂的对联不知为何挂反了?其中定有缘故!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2、三堂简介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3、三堂对联的上联。

上联的末字“官”字是“平声字”,平声字绝对不可以作上联的,这是个硬性规定。谁挂的?肯定是工作人员顶的。工作人员几乎所有的对联都挂对了,这一幅对联为何挂错了?是不是某位官员心血来潮到了现场瞎指挥的?我有很大怀疑:这么重要的文化景区,江西省的官员们、文化界先生女士们就没有看出来的?还得我一个山东人来这儿提意见不成?当然了,我提意见是有资格的,我是中华诗词学会老会员,亦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潍坊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4、“百姓”的“姓”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仄声字”(去声属于仄声字),反过来挂就没有问题了。怎么挂在了下联位置?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5、三堂是明代以前知县办公及与眷属会聚的地方,东西各有两间厢房。明清两代,朝廷制度森严,规定知县须在离家乡500里以外异地当官,而且知县上任不准带家眷,家属也不准来探望,但是,县官可以在当地纳妾。知县只有每年腊月二十至次年正月二十封印期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6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7、这个很值得现代的官员思考。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8、知县与正夫人居住室。这是说的明朝之前的,明清时期,不准带夫人的。可是“妾”属于小老婆,是没有资格居住这个房间的。

但是据我看来,这个解释是不够全面的。为什么呢?明朝和清朝,命文规定不能带家眷(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也有许多年也是遵循了这个规定,我有亲身体会),但允许知县“纳妾”,这个“妾”住在那一口房子里,谁来检查?难不成让县令自己住这口屋子,将“妾”扔在大街上的房子里不成?古代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不能简单化。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59、侍从居室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0、“花厅” 三堂后左右为东西花厅,是知县娱乐的地方,高级官员或同窗好友在此吟诗对弈。高级官员有密谈之事也在此交谈,故也称密室。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1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2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3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4、参观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当地人,似乎是“闹着玩”,岂不知是在恶作剧。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5、可能是喝酒喝高了。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6、若是命里没有这样位置,贪顾着好玩,随便一坐,对于本人和家庭都是有害的。奉劝旅游者或当地人,不要任着自己性子乱来。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7、基本参观完了。出。再拍塔。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8、衙署区域内的建筑物吧?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69、免费的门票。我与老伴都七十周岁了。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0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1、回返途中。再拍街景。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2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3、浮梁古县衙城墙之内很宽阔。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4、王安石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5、佛印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6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7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8


“江南第一古县衙”——浮梁古县衙[下](江西之旅第三十六篇)     79、即将返回景德镇了。此时是2018年04月01日15点22分。


附:浮梁古城资料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摘自白居易《琵琶行》

 

【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平遥县衙(上) (2016-12-06 20:45: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x1y.html

 

平遥县衙(下) (2016-12-07 14:32: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x2w.html

 

霍州署衙行歌(第一集) (2016-12-16 20:52: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xgm.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